【中國包裝網訊】LG和三星要在2017年投入建設“印刷OLED”面板示范線。如果這一計劃落實,這將是OLED向大規模普及邁出的關鍵一步……
但是,為什么又出來了一個叫做“印刷OLED”的新東西呢?這是一種新的顯示技術嗎?過去5年,OLED“就要來了”的宣言已經聽得耳朵長繭子了!我們還能相信這次的消息嗎?而且有了新技術,原來的產線、現在正在建設的產線,要怎么處理呢?
問題太多了!不過,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最新的消息說了什么:據韓媒報道,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和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準備通過與Kateeva、東京威力(Tokyo Electron)等設備廠,及默克(Merck)、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等材料業者合作,各在A3和M2產線引進噴墨印刷制程。時間表是2017年。
其中,三星A3生產線是6代線,目標產品是柔性OLED,規模為月投入基板1.5萬片;LG M2線是8.5代線,目標產品剛性OLED,目前技術是白光oled+彩色濾光膜、全幅蒸渡,規模為月基板2.6萬。三星A3是全球首個純柔性OLED線,主打手機等中小尺寸應用和RGB oled產品;LG M2是全球首個大尺寸OLED量產線,主打TV等大尺寸應用產品。——這兩條線都是目前最先進的平板顯示面板生產線!
另據媒體報道,三菱化學已經在今年上半年向幾個潛在用戶提供了用于噴墨打印的“OLED材料”樣品;國內TCL主導的聚華印刷也與德國默克等簽訂了印刷顯示材料產品合作的協議。
綜上消息,似乎“印刷”+“OLED”已經成為上半年,新型次世代平板顯示技術進步的“核心方向”。不過,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現在已經有從大到小的OLED量產技術,為何印刷技術還這么受歡迎呢?對此,有以下四點理由:
首先,印刷是低成本的方式。僅僅是OLED材料自身,采用印刷工藝就比現在的蒸渡工藝要節省90%。
其次,蒸渡工藝雖然解決了從3代線到8.5代線的整幅蒸渡問題,但是在大尺寸上未能實現RGB三原色三重蒸渡。現有的8.5代線蒸渡工藝,在用于RGB OLED三原色面板制造時,成品率大幅下降。
第三,蒸渡和噴墨印刷兩種工藝對OLED材料壽命特性的影響顯著不同,后者有利于長壽OLED顯示產品。壽命對于大尺寸應用非常重要。
第四,目前面板產業的趨勢是向大尺寸線集中,即新投資生產線基本以6代線為起始標準,這使得更有利于低世代線的蒸渡工藝,遭遇了“升級”性問題,而印刷技術恰恰更適合高世代線使用。
這些理由加在一起,足以讓印刷OLED成為時代趨勢。但是,印刷OLED最大的瓶頸——每一個微小印刷點之間的差異性控制,以及對于極小亞像素單位印刷的設備研發。前者是整個印刷顯示行業的關鍵瓶頸,后者則主要是對于中小尺寸顯示產品而言的問題。——或者說,對于印刷OLED,油墨穩定性不是最終的大問題,設備精度和穩定性才是真正的考驗。而后者,恰恰必須在建立示范性生產線后才能真正從工程上解決掉。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