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批出口美國、重16.6噸、價值1.43萬美元的醬油在中山檢驗檢疫局通過中國電子檢驗檢疫(e-CIQ)主干系統順利報檢,這是廣東檢驗檢疫局首例通過e-CIQ主干系統實施產地報檢口岸直放的出口貨物,這標志著以“互聯網+質檢”為目標的e-CIQ系統在廣東檢驗檢疫局成功上線運行。
珠江橋營運總監周朝暉表示,該公司每年出口調味品近2500批、3100多萬美元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醬油出口占全國40%以上。最忙時,一天要出40多個柜,通關的便利、時限和成本對公司業務拓展至關重要。
“用了e-CIQ,我們有一種‘飛一樣’的感覺”,周朝暉說:“感覺更方便了。例如我們人員不用到檢驗檢疫部門和口岸,上午把電子數據發到中山檢驗檢疫局,中山局實時將通關單電子信息發到南沙海關,下午就裝船,實現了我們夢寐以求的全程電子化多點報檢、多口岸大通關的愿望。當天報檢,當天裝船,節省了人員往返、貨物滯港的時間,由3天縮短到半天,通關效率是原來的5倍。此外,用了e-CIQ,貨物在口岸‘零停留’,加快了流轉,估計每條柜可節省400元左右,僅這一項每年可為我們省90萬元左右。微利時代,這就很可觀了!”
e-CIQ主干系統是檢驗檢疫部門開啟“互聯網+質檢”新模式,實現業務大集中,創新監管模式與手段,提升監管和服務效能的重大舉措。據了解,該系統以大數據為支撐,通過全面整合現有資源,高度集成系統數據和應用,形成了全流程、全業務、全覆蓋的跨行政區、跨機構業務轄區的一體化全新監管模式。它整合CIQ2000、集中審單、電子監管等18個在線運行系統的4000多個功能點,并與質檢總局39個外接系統進行數據交互,將原檢驗檢疫業務中40多個流程節點合并為23個。同時,對報檢數據、體系監管數據、法律法規、工作流程等業務資源實現了統一管理,建立了完善的風險和監督管理機制,實現了數據的智能化處理及全國檢驗檢疫信息的共享共用。
中山檢驗檢疫局檢務科負責人盛杰介紹,e-CIQ主干系統上線運行,將為企業帶來極大便利。一是實現“一號到底”。入境貨物從口岸到目的地、出境貨物從產地到口岸只生成唯一報檢號,全國“一號到底”,免除了企業在口岸與目的地、產地與口岸間二次報檢的煩惱,節省了人力物力。二是簡化通關環節。出口貨物免卻了口岸查驗換證環節;進口貨物口岸通關,數據自動轉入目的地檢驗檢疫局,企業可直接聯系查驗工作人員進行后續事宜,大大縮短進出口貨物在港口的滯留時間,大幅提高通關效率,降低外貿企業物流、倉儲、人工等多項成本。三是內容覆蓋全面。進出口企業可在e-CIQ主干系統中全流程辦理進出口貨物相關檢驗檢疫事宜,徹底解決原企業客戶端中系統功能覆蓋的業務種類不全、重復注冊和登錄多個辦事系統的問題。
廣東檢驗檢疫局為此次e-CIQ主干系統上線工作進行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組織全局各部門開展集中培訓和模擬演練,派員參加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系統培訓和聯合演練,開展企業端升級和申報前培訓,涉及檢驗檢疫業務人員、相關企業和代理報檢單位600多人次。
據了解,9月25日,中國電子檢驗檢疫(e-CIQ)主干系統將繼續在南海檢驗檢疫局上線;國慶后,e-CIQ將在廣東檢驗檢疫局轄區全面上線,屆時,廣東進出口企業將全面享受到“互聯網+質檢”帶來的通關便利。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