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2016年8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謝軍司長、張益群副司長、相關處室領導一行到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調研計量工作。中測院名譽院長高潔院士、陳旭東副院長、楊杰斌副院長等陪同調研。
作為我國計量領域的權威專家,高潔院士詳細介紹了中測院的建院背景和發展歷程,特別是中測院至今還保存著40項國家計量基準,為我國量值保存和傳遞的安全、科學、準確、有效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陳旭東副院長代表譚和平院長感謝總局及計量司領導多年來對中測院的關心和支持,中測院也一直秉承總局領導“立業四川、服務西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囑托#和維護好40項基準的光榮使命,在科研、開發、能力建設等領域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謝軍司長一行在逐一認真視察了中測院成都實驗室保存的24項基準和大邑基地保存的16項基準后,在大邑基地參加了座談會。謝軍司長在聽取中測院的發展歷程和在計量科技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后,在大邑基地深有感觸地就計量的“溯源”、“傳承”和“服務”談了感受,提了希望和要求。
在談到“溯源”時,他指出,計量的溯源性不只是量值上的溯源,對計量事業發展來說,也是一種計量文化、精神的溯源,是對前輩計量人所創造的計量成就、歷史使命感的追溯。計量人所創造的國家計量基準體現了科學精神、自主創新性和創造能力,傳承了量值溯源的“基因”。
在談到“傳承”時,他指出,當今計量人要接過前輩計量人的光榮一棒,承擔起我們的責任,要有使命感,進一步筑牢計量基準和標準的根基,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計量應更顯彰科學性,通過科技創新,將前沿計量科研成果轉化為計量基準標準,轉化為可應用的計量測試技術與方法。
在談到“服務”時,他指出,計量技術機構作為提供計量技術服務的主體,要在計量基準標準、標準物質、計量科技創新、服務產業發展、提升供給質量等領域發揮作用,在更快、更好的地提供計量技術服務上做文章、下功夫。計量作為質量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過程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確保量值準確和可溯源,以計量測試支撐質量控制與提升。要以建立計量為核心的國家先進的測量體系為契機,以服務產業發展為計量供給的目標,提高計量供給質量,使計量的供給體系更優、效率更高。
最后,謝軍司長對中測院計量工作提出五點希望和要求,一是國家計量基準是法定的國家量值傳遞的源頭,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增強使命感;二是強化對國家計量基準的保存、維護和改造,確保狀態良好;三是要科研和創新能力建設,積極參加專業計量技術委員會的工作,參與計量規程、規范和計量技術文件的制訂;四是要加強中測院和科研成果宣傳,提升權威性,提高影響力;五是要加強計量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引進關鍵計量領域的領軍人物,培養專家團隊,用事業、感情和機制留住計量專業人才。
會上,張益群副司長也指出,中測院在現有的條件下,國家計量基準總體保存和維護的得較好,在國家計量體系的完善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后要加強法制意識,依法管理,加強國家計量基準國際比對工作。
(原標題: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謝軍司長一行到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調研計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