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中國電子商務從上世紀90年代初發展至今,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相對成熟和穩定,增速逐步放緩。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5年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同比增長不到34%,雖然仍保持高速增長,但是增幅持續第二年下滑。那么,電子商務的紅利期是否已經過去?在傳統電商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是否有新的商業模式能夠“異軍突起”?
對此,買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買買電商)總裁王青苗提出,“分享型電商”作為3.0電商模式,即將成為經濟新藍海,其主要的載體為粉絲電商、合伙人電商
王青苗認為,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尤其是在移動社交的聚合作用下,傳統商業模式中的生產者、消費者、銷售者三方合一,生產者在購物的過程中變成消費者,消費者通過傳播則變成了銷售者,銷售者也在生產創造。而分享經濟正是基于三方合一的效果,以“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為目標,試圖打造電商經濟創造了新的突破點。
對于從傳統行業起家的王青苗,轉型互聯網后選擇分享型電商絕非是偶然為之。從2013年B2B、O2O模式風生水起時買買電商屢獲風險投資的青睞,到2015年初身邊大批B2B、O2O平臺倒下的行業寒冬,王青苗一直在積累與沉淀。憑借“買買酒”的成功經驗以及對于行業未來的洞察,他判斷,“分享經濟”才是符合互聯網升級與變化的未來電商要素。
如何將“分享經濟”的理念在電商模式中落地?王青苗結合自己首創、曾大獲成功的“NDP+” (Network Distribution Platform)商業模式,在延續“NDP+”商業模式的標準化、系統化、流程化的管理體系的同時,加入了“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的機制,構建了“SSP+”(Socialization Sharing Platform),即“社會化分享平臺”。
在這個社會化分享平臺上,消費者也可以成為代理者,任何人對買買平臺的分享所帶來的流量,在產生新的購買收益后都可以得到平臺的返利。相較于依靠單次銷售獲利的傳統電商,“SSP+”平臺上的用戶既是賣家,又是買家。通過商品分享、資源分享,在持續不斷的獲益共贏中構建分享型電商平臺。
平臺的搭建是優質商品展示的基石。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電商企業,商品都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因此王青苗對于選品尤為重視。
在質量方面,對于假貨的“零容忍”態度促使買買電商采取了嚴謹的規劃和管理制度。同時,價格控制方面,買買電商通過自采商品與廠家入駐,充分確保了銷售價格的競爭力。
很多傳統電商其實也曾出現過不錯的平臺或是商品,然而在營銷方面的弱勢使得整個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處于下風。因此在營銷這一重要領域,買買電商結合分享型電商的特點,打造了適應性極強、多樣豐富的營銷體系。
針對各類消費人群買買電商提供了不同定品;而針對不同合伙人,同時還設計了不同的商品組合。而對于需要創建品牌或是偏好自定義的經營者,小至小型超市經營者、個人創業者,大到大型商場、生產廠家,均可以選擇通過買買云數據庫勾選商品或上傳自有商品圖片及詳情。在推廣中,任何個人和企業都可以選擇定制店鋪首頁。
用戶既可選擇商城提供的組合與定品,也可選擇個人定制,充分確保了營銷推廣中的便利與自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分享式電商,買買電商推出的分享工具不僅有推廣必備的文字模板、H5模板,同時還有多種新穎的電商模式促銷模板,優化了用戶體驗,加強了用戶粘性:如砍價、奪寶、秒殺、拍賣、代付、團購、預售等等實用功能模板。
從買買電商的模式不難看出,分享型社交電商所依托的是合伙人電商與粉絲電商兩大載體。對于“有貨但無人”的入駐商家而言,買買電商的返利模式所吸引來的用戶為商家省去了尋找分銷渠道、建立銷售推廣隊伍的麻煩,在返利的激勵下,購買者將主動幫助商家推廣,形成線上代理,快速擴大商業規模。
同時,對于那些“有貨也有人”的商家而言,買買電商允許他們作為分享者。當消費者通過商家推送的端口進入買買電商,那么在商城中的一切消費,商家均能持續獲得銷售返利。
另一方面,對于“無貨”的消費者而言,買買電商能夠幫助普通購買者實現粉絲資源變現。傳統的粉絲經濟依靠的是“網紅”們推送廣告,收取相應的廣告費用。與此不同的是,買買電商的用戶不論是不是“網紅”,“有人”還是“沒人”,都可以通過各種對外互動的渠道,微博、視頻、或是文章,推廣買買電商中認為值得推廣的爆品或者店鋪。只要用戶是通過該消費者推送的端口進入買買電商,則他在商城中的所有消費,該消費者也能夠獲得利潤分成。
基于“共享共贏”的返利分成模式,買買電商打造了分享型電商的商業閉環,而交易中關鍵的商品質量與購買環節,將由商城信譽提供商品保障和安全支付保障,確保交易的高效、安全。
2015年我國電商交易額約為20.8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7%;網絡零售交易額接近4萬億元。而根據有關規劃,到2025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達到67萬億元。
無疑,電商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逐年增加。而傳統電商的競爭日益激烈。從2014年起,整個電商行業開始回歸零售本質,移動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流量紅利開始慢慢消退。加之線上零售抹平了地域差異和價格鴻溝,傳統零售電商間的競爭已是一片紅海。
而換個角度,回歸到互聯網的本質——分享。追求“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的電商3.0、分享型社交電商注定將形成經濟新藍海,成為經濟增長的新突破。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