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廳告知,福建省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經過近5年建設,日前通過驗收。實驗室將物探與地鐵施工技術相結合,高效解決地質問題,實驗室依托福建省地質工程勘察院建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擁有成員15名,包括2名中科院院士。
作為福建省地質災害研究、防治領域的“龍頭”單位,該實驗室在地質災害的機理、監測預警和防治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尤其在全省地質災害的防治指導與應急處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設期內,完成地質災害評估、勘察、設計、治理項目數十項,合同金額約1000萬元;參與了莆田市音西水庫工程等6處省重點工程建設場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三明市梅列區徐碧學校后山滑坡等30余項社會影響大的地質災害的勘察、設計、治理;將物探與地鐵施工技術相結合,高效解決了福州市地鐵一號線建設“孤石”以及局地突發地面沉降等地質問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作為我省地災防治科研創新基地,實驗室集中了省地礦局、福州大學、省地質環境監測中心等省內三大防治地災的主要技術力量,形成了4個高水平研究團隊、4個應急小組;先后培養省部級專家8人次,其中2人入選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專家庫;擁有價值2000萬元的原位鉆孔剪切測試儀、土工環剪儀、淺層取樣鉆機等大型科研儀器設備。
標簽: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