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近年來在裝備制造領域涌現出了一批在國內行業有較高知名度的“小巨人”企業和“單打冠軍”產品。繼去年首次組團到沈陽參加制博會后,今年蘇州市又精選了53家重點骨干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前來參展。
9月1日,在制博會現場,記者采訪了負責蘇州企業參展工作的蘇州市經信委經濟運行處處長沈銀弟,請他以參展者的視角講述沈陽制博會的另一面。
記者:蘇州延續了去年組團參展的做法,這種延續是因為去年參展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沈銀弟:蘇州市政府要求我們每年都要組織企業參加一些展會,幫助企業拓展市場、開闊視野。之前我們參展都以輕紡、食品和電子消費產品為主,從去年開始,我們的裝備制造業連續兩年參展沈陽制博會,這種變化主要是考慮蘇州裝備制造業是這幾年增長最快的產業,目前已經占工業經濟總量的1/4,所以我們把推出名優新產品的重點從消費品轉移到裝備制造業。
國內裝備制造業的展會很多,但是比較下來,我們感覺沈陽制博會很有特色,在組織方面、服務方面、展示企業檔次方面,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去年我們選擇沈陽就是這個道理。今年按理說應該換地方的,但是我們還是不舍得。因為什么呢?就是去年我們展出的效果非常好,今年又有東北新一輪振興的政策利好、市場機遇。
記者:本次展會,蘇州來的企業與去年相比變化很大,這種變化出于怎樣的考慮?
沈銀弟:這次參展,我們在發動企業時提的要求是,技術密集程度強、產品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和帶動作用大的高端裝備制造,突出在東北地區有較大市場需求及潛在市場機遇。
記者:蘇州市獨立設立了城市展廳,這么做是為了展示蘇州制造業的形象嗎?
沈銀弟:企業單獨參展有效果,但是比不上我們以政府的名義組團參展。一是政府組團能顯示我們政府對企業市場開拓工作的重視,二是政府組團可以擴大影響、獲得組委會更大的支持。我們來參展就是要幫助蘇州企業擴大影響,幫助蘇州的產品獲得市場的認可,圍繞這個目標,怎么有效果我們就怎么做。
記者:蘇州市經信委每年都帶隊參加哪些展會?企業積極性高嗎?
沈銀弟:我們每年都會分行業組織企業參加一些展會,因為針對性強、同行更集中,企業都非常歡迎。去年昆山一個生產柴油機的企業,在這里簽了很多訂單,當時整個蘇州團都轟動了。參展這項工作不是今年搞了明年就不搞了,是對那些有需求企業的長期服務,我們適時做一些調整也是為了讓參展更有針對性。平時到一些裝備制造企業調研,我們就會透露一些展會的信息,企業感覺有用就會按我們的要求報名,這樣就把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的工作化為日常工作。像這次沈陽制博會,參展和布展的費用都由我們蘇州的兩級政府承擔,企業只需要把參展的產品運過來。
記者:對比蘇州制造業,你認為遼寧裝備制造在新一輪振興中應該如何發力?
沈銀弟:我們的產品跟遼寧的裝備制造企業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關系。遼寧裝備制造企業生產的是生產設備,是母裝備。我們是母裝備生產出來設備的運用。遼寧裝備制造強在母設備,在應用設備制造上我們則有自己的優勢。這次參展,主辦方把我們的企業和遼寧本地的幾個機床企業安排在同一展廳,就是因為他們之間是相互配套的關系。從這個小小的細節就能看出遼寧裝備制造業底蘊深厚,正是這種基礎性優勢,把這么多國內外頂尖的裝備制造企業同時吸引到沈陽。這種基礎性優勢是需要下大力氣保持的,不能丟。
(來源:遼寧日報)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