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機器人網訊: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網信辦聯合署名印發《“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指出,將對包括機器人和智能安防在內的九項重點工程提供資金支持、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保障措施。隨著國家支持政策的不斷明朗,機器人的應用范圍已開始向國家安全、醫療、科學考察等多個領域擴展。而一旦步入智能化階段,機器人產業所構建的社會網絡,將遍及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后的社會形態--智能社會的基礎。
與機器人行業尚處在起步階段不同的是,安防行業已經步入穩步發展的階段。但由于傳統靜態安防技術體系過于成熟難以突破及人口紅利下降等因素,產業已經遇到發展瓶頸,難以滿足智能預警需求。面對安防行業萬億級市場“蛋糕”,產業智能化升級已迫在眉睫。然而行業內相關企業雖多,卻大都處于摸索狀態。“機器人+安防”概念的興起,給智能安防開辟了一片新的廣闊天地。
近日在深圳智博會上,就出現了這樣兩款針對安防領域應用的機器人。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兩款產品是由深圳中智科創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安保服務機器人與安保巡邏機器人,既集成了傳統的安防技術,又結合了機器人可移動易聯網的特點,形成了一套"動靜結合"的安防解決方案。
這款安保服務機器人具有語音交互、自主避障、人臉識別等功能,目前主要應用于銀行、商業中心、社區、展館、政務場所等場景。例如最近應用在建設銀行的安保服務機器人能實現電子銀行與機器人實體的有效結合,對建行現行的線上線下業務進行業務整合,創新的解決了傳統金融行業中業務多流程雜、低效率高重復性等問題,提升了銀行的高效運作效率。且白天可作為客服導覽為顧客辦理業務,夜間又可化身保安,啟動安保模式,自主安防巡檢,降低安保成本。這款智能安保機器人的出現,代表著傳統商業環境開始進入機器智能時代。
安保巡邏機器人則是集成了全景視頻監控、環境感知及智能分析等功能,可實現多機協同,亦可輔助甚至代替安保人員執行巡邏任務。其具備的全景拍攝及24小時運行等優點可極大的節省人力投入,可廣泛應用于工業園、工廠等環境。譬如應用在華為某工業園區的安保巡邏機器人,可實現24小時自主巡檢,亦可通過協檢的方式掃除園區安全盲點,完成全方位的安保巡邏任務,保障公司財產安全。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曾預言: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是機器人,這場革命必將與個人電腦一樣,徹底改變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安保機器人的出現,將會促使我國安防行業從理念到技術都開始向新臺階邁進,極大的推動安防產品的智能化、集約化、網絡化。未來還將產生集成圖像與視頻精準識別、大數據挖掘、智能預警等多種技術的智能安防產品,為安防業的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這種“機器人+安防”的“動靜結合”的理念,標志著我國物業管理已經邁入智能安防的時代,必將能帶給我們一種更加高品質的智能安防生活。
(來源:機經網)標簽:智能安防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