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石化35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在連續運行1351天后,開始首次停車檢修,這一成績也創造了特大型催化裂化裝置首周期運行的最長天數。
2012年底,上海石化煉油改造項目新建350萬噸/年催化裂化裝置順利投產。三年多來,裝置堅持著“開穩、開足、開好”的目標,始終保持著高負荷運行狀態,截至2016年7月31日,裝置累計加工量達到1288.83萬噸,為上海石化增產增效立下汗馬功勞。同時,管理人員在裝置運行的各個時期,不僅成功化解了多項影響裝置長周期高負荷運行的生產瓶頸,更在摸索與實踐中,總結積累了大量生產運行和技術攻關經驗,為國內催化裂化技術的進步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三年多來,該裝置對照同行業先進指標、找差距,定措施,細化管理,優化操作,不斷提升裝置的技術經濟指標。2014年6月,裝置首次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同類裝置技術經濟指標月度排名中躍居第一;2015年,又在年度排名中勇奪金牌。
此次首輪檢修,裝置將在45天的檢修周期中完成對裝置設備管線的全面“體檢”,并通過實施包括LTAG技術(催化柴油加氫-催化組合生產高辛烷值汽油)、富氧再生技術及提升管噴嘴技術在內的43項改造,79項零星改造,對裝置多個 “疑難病癥”進行“治療”,為提升裝置運行水平奠定基礎,確保裝置能在下一周期健康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