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2016年8月23日上午,北京市工商局與包括京東、天貓、亞馬遜中國、蘇寧、國美等十一家知名網絡交易平臺簽署了《加強網絡交易消費者權益保護框架協議》。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藍燁出席簽約儀式,并代表電商平臺企業做了主題發言。
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藍燁出席簽約儀式
市工商局首先介紹了協議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內容,并宣布協議簽署后將成立網絡消費維權專家委員會,參會領導向專家委員會委員發放了聘書。
框架協議主要內容包括工商部門與平臺經營者建立數據交換共享、消費風險防控、電子證據互認、多元化消費糾紛解決、落實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網絡消費維權社會共治、信用激勵及約束、溝通協調機制等內容。一是搭建新型政企合作平臺,共同推動網絡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通過指導平臺經營者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機構,推進消費維權工作有效對接,實現平臺經營者主體自律與政府部門他律有效互動、相互促進。二是三管齊下,強化對平臺內經營者的規范管理。通過“行政+市場+技術”管理手段和方式,建立信用激勵及約束機制,共同強化對平臺內經營者的規范管理,實現消費維權工作從事后調處向事前事中防控轉變。三是突出信息交換、共享,共同防控消費風險。工商部門與平臺經營者推進主體信息、質量監管、消費維權等數據交換共享,通過數據交換有效防控網絡交易風險,提高主體監管、商品質量監管和消費維權的靶向性。四是實現網絡消費維權社會共治。工商部門與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專業技術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同組建網絡消費維權專家委員會。對網絡交易中的消費風險進行預判;對網絡交易商品質量抽檢品類、檢測項目等提出建議;對網絡交易消費糾紛進行評議;解決網絡交易消費維權難題,為工商部門及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支持,共同推進網絡交易領域消費維權工作。
框架協議的簽署是北京市工商局對網絡市場監管模式的一次大膽創新,是構建消費者權益保護政企合作平臺的一次大膽嘗試。通過“行政+市場+技術”的創新管理模式,使行政監管的力量、平臺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先進技術的手段成為推動實現網絡市場有效監管的“三駕馬車”。第一次嘗試行政部門和網絡交易平臺的主體信息、質量監管、消費維權數據交換;第一次明確工商部門定期對企業的投訴情況提供個性化的分析;第一次實現由多家網絡交易平臺集體承諾落實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
協議簽署后,市工商局將充分依靠數據和技術的手段,向網絡交易平臺推送相關數據,實現信息共享、發展互助、改革共推、監管互動,積極防控網絡消費風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