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互聯網市場競爭日趨復雜激烈,涉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的糾紛和案件不斷增多。有觀點提出,互聯網行業已經出現了壟斷問題,對這些壟斷行為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規制,將會對行業發展和消費者利益帶來嚴重危害。而相反的意見則認為,互聯網行業發展的特點就是壟斷競爭,甚至有人認為,互聯網行業根本不需要反壟斷。
實際上,互聯網市場中的壟斷現象已見端倪。某些領域已經呈現一家獨大、寡頭壟斷的狀態,一些企業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令人擔憂。有的并購大幅提高了市場集中度,甚至幾近壟斷整個市場。有些互聯網行業巨頭大肆收購潛在競爭者,許多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在崛起之前就被消滅了。此外,互聯網領域中,山寨抄襲、域名搶注、阻礙軟件安裝運行、誘導或惡意卸載軟件、搜索排名、安裝惡意插件、虛假宣傳、竊取信息、商業詆毀和流量劫持等惡性競爭、不正當競爭手段花樣百出。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創新的內在驅動。發揮競爭監管的作用,就是要通過確立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加強反壟斷執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激勵互聯網行業創新發展,保障互聯網企業通過有序競爭實現創新。
近年來,中國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與此同時,互聯網市場競爭日趨復雜激烈,涉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的糾紛和案件不斷增多。有觀點提出,互聯網行業已經出現了壟斷問題,對這些壟斷行為如果不及時進行有效規制,將會對行業發展和消費者利益帶來嚴重危害。相反的意見則認為,互聯網行業發展的特點就是壟斷競爭,甚至有人認為,互聯網行業根本不需要反壟斷。
我們應該看到,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和內在要求,互聯網行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概莫能外,對互聯網市場進行競爭監管,維護公平競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對推動互聯網行業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互聯網市場競爭的規律和特點
隨著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互聯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相比于傳統行業,互聯網行業競爭有其自身規律和特點。
一是創新競爭。相較于傳統產業,互聯網產品的生命周期短,產品推陳出新快,有些互聯網產品的生命周期甚至只有一兩年左右。這迫使企業通過不斷創新進行競爭,保持自我更新,創造出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創新的質量和速度關涉企業的生死存亡,互聯網行業的“顛覆性”技術、商業模式和新業態層出不窮,IT是個飛速發展的行業,不進步創新就會滅亡。
二是跨界競爭。目前,互聯網正加速向傳統產業滲透,產業邊界日益交融,新型商業模式和服務經濟快速興起,新業態不斷衍生。互聯網行業內不同細分領域的企業,經常為爭奪用戶資源而展開激烈競爭。無論是搜索引擎、社交網絡,還是電子商務,一方面各自有不同業務,另一方面又都面向網絡用戶,都在通過提供免費或低價產品換取用戶關注,具有明顯的平臺化發展和競爭特點。例如百度在打造搜索帝國的同時涉足視頻、音樂、安全等領域;騰訊背靠10 億海量用戶,可以輕松進軍游戲、郵箱、團購等各個領域。這種競爭已經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行業競爭,而是一種嶄新的平臺競爭、跨界競爭。
三是寡頭競爭。隨著互聯網行業的深入發展,競爭者迅速進入市場,又迅速退出市場,最終“贏者通吃”現象愈來愈明顯。互聯網企業依靠技術創新和用戶規模,容易實現較高的用戶粘性,形成高度集中的市場競爭格局。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三足鼎立的寡頭時代。在中文搜索領域,百度全球最大,占據80%以上中國搜索市場份額;在即時通訊領域,騰訊則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阿里巴巴占據中國電商市場的80%以上。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可以推定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都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