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氣動網訊】隨著汽車行業和智能領域發展的不斷深化,很多汽車廠商已經向智能汽車領域進軍。但是大廠商特斯拉的幾次事故又給市場注入了幾針鎮靜劑,那么,智能汽車要真正發展起來,要做好哪些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至少要做到一下三點。
智能汽車發展大熱 但仍需做好幾點
安全第一 安全性必須100%保證
智能汽車在很大程度上要以來電子產品和軟件來完成日常工作。在硬件方面,除了HUD技術外,各種硬件設施仍然很難跟進,而且電子元件本身的故障發生率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很難降到非常低。但作為智能汽車,對電子元件的要求擬定是苛刻的,這方面還需要廣大的硬件廠商加把勁。
和硬件相比,軟件的問題可能更費腦筋。現代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再安全的系統都有可能被入侵,所以,智能汽車將會面臨著信號被干擾、系統被黑、惡意軟件入侵等問題。這就要求汽車廠商和相關機構要給智能汽車創建安全的網絡環境,用獨特的ID和用戶身份驗證等方式來保障用戶的系統安全。
軟硬件的技術成熟程度如何,直接關系到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程度。
智能化程度 深度學習能力
在今年李世石和阿爾法Go的圍棋較量,讓人們對人工智能刮目相看,也讓智能制造企業更加重視智能產品的學習能力,尤其是深度學習能力。但是目前不少人對于無人駕駛依然抱有質疑,其主要原因就是覺得路況太復雜,特別是在中國,交通擁堵,道路雜亂,這對于智能汽車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另外,每個司機的駕駛習慣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不同,如果能讓智能汽車通過深度學習來習慣司機的駕駛習慣,會讓用戶擁有更良好的使用體驗,也會提高駕駛啊安全性。
“智能”與“網聯”并頭發展
特斯拉因為Model S的自動駕駛剮蹭事故被推上風口浪尖。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為實現無人駕駛,“智能”和“網聯”缺一不可。在這兩方面,日前,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聯合印發的《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 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在“智能”方面,方案》提出,要推動高精度地圖、定位導航、感知系統,以及智能決策和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發。而在“網聯”方面,《方案》提出,加大對基于下一代移動通信及下一代移動互聯網交通等應用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由此可見在國家層面對這個行業的重視。
通過以上三項措施的落實,將推進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為我國早日打造出具有全球頂級技術和產品的汽車自動駕駛公司。
(責任編輯:云海 QQ:2355962929)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