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從夢想到現實有多遠?也許兩者間只隔了一臺3D打印機的距離。8月10日,在廣州市先烈中路100號大院,中科兆豐科技有限公司內,一臺臺大小不一、精度不同的3D打印機正在“待命”。每遇客人來訪,董事總經理朱獻文總是讓客人先去玩一把3D打印,在平板電腦或手機上隨意寫上自己的名字,不用一分鐘,你就可看到在3D打印機中“吐”出充滿立體感的手寫體簽名,工作人員拿相框裝好,一幅屬于個性化創作的藝術品馬上呈現眼前。
讓每個人都會玩3D打印是朱獻文的目標,消除人們對新科技的畏難情緒,真正讓他們樂在其中,“我們的口號是3 D打印從娃娃抓起,易學、好玩、有趣、酷!”從一開始,朱獻文所倡導的3D打印技術就烙上“廣式務實”的烙印。
沉淀14年的技術支持
在公司產品陳列廳里,各種3D打印出來的物品,如小蠻腰、蝴蝶、花朵、單車、小汽車等,都是體驗者或工作人員隨手設計出來的,千姿百態,讓人愛不釋手。
朱獻文笑著說,1984年美國開始研究3D打印,至今已超過30年,按照以往科技發展的規律,30年應該是一項新技術廣泛進入公眾視野的一個關鍵節點了。由此推斷,推廣發展3D技術正當其時。作為新興制造的科技來說,理論上只要你能想象到的,有三維數字模型的都可以打印出來。
朱獻文對公司充滿信心,盡管他表示,在廣東的3D打印市場領域里,各類公司至少有300家以上,他坦承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能夠說得上已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大家都在摸索,“銷售還沒真正打開局面,但相信市場還是巨大的。”
朱獻文手中有一張王牌,讓他非常篤定。中科兆豐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來自于中科院廣州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電子)。廣州電子從2002年開始,就進行3D打印技術的研究開發,在國內屬于首批進行3D打印研發的單位。2014年,由廣州電子牽頭成立廣東省3D打印產業創新聯盟并出任理事長單位,奠定了廣州電子在廣東省3D打印行業的地位。廣州電子同時還擔任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在廣東省內建有3個3D打印技術服務中心,為國內職業教育、中小學校、企業,提供相關平臺的策劃與共建服務。
醫院復雜手術前先“練手”
3D打印是什么?盡管目前3D打印仍未進入尋常百姓家,但幾乎人人在不同場合都或多或少都聽講過3D打印。朱獻文解釋說,3D打印學名增材制造,是一種能將計算機立體數據通過分層疊加的方式來構造可觸摸的實物的技術。“只要有三維電腦圖紙,就可以用3D打印機將立體實物打印出來。”
“科技跟生活密切相關,3D打印也是為解決個性化和復雜化的問題。”朱獻文舉例說,作為廣東省內3D打印的領頭羊,公司目前已與省內多家醫院,尤其是與部分三甲醫院開始合作。
“怎么合作?我們雖 然 不 懂醫療理論知識 ,但是我們有3D打印,可以為醫生解決手術中的疑難問題。”朱獻文表示,有醫院給病人拍了心臟CT,如果需要做心臟手術,怎么將手術更精確地進行,怎樣提前控制風險,這時就需要3D打印把病人的C T片立體打印出來,醫生拿著3D打印出來的心臟,可以進行手術預案,提前解剖手術,為正式手術進行一個有效鋪墊。
朱獻文相信,3D打印作為科技新寵,將會廣泛應用于工業制造、文化創意和數碼娛樂、航空航天領域等。
讓打印過程可視化
盡管3D打印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在現實中對3D打印的推廣卻時不時會碰壁。“主要是因為不少 人 覺得3D打印 太難,在操 作上一時難以接受。”朱獻文認為只要讓更多的人會玩3D打印,普及只是時間問題。
為讓更多人消除對3D打印技術難度上的顧慮,中科兆豐推出教育用機。這是一款適用于學校教學用的3D打印機。記者看到,該打印機外形取自于獵德大橋,高高的拱形,頗有本土風格。更重要的是,該打印機完全是可視化的,如何一棱一角地打印出來成品,旁觀者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首先,我們這種可視化是保證安全的,其次,我們這臺小巧的3D打印機有三個數據輸入方式,包括SD卡、USB和WIFI,而且自帶入門設計軟件,操作起來更簡易。連小學生都可以在5分鐘內學會,能玩。”朱獻文自信地表示,自己所做的是把高大上的科技從天空拉回到地面,讓人人可及,不存在過高的入門門檻。
工作人員演示3D打印教育用機的簡易操作,通過WIF I把3D打印機和IPA D相連,隨后IPA D屏幕馬上出現一個設計軟件,工作人員隨手在設計軟件上畫圖案,比如一個小型書架,可以用畫圖軟件在手繪的基礎上調節長寬高,旁邊有一個預覽圖效果,滿意后可以按“打印”按鈕。
“3D打印可以讓學生們天馬行空地發揮自己的創意,可能有一條線畫偏一點,或者線條上帶一個小鉤子,最后出來的成品都會不一樣,但3D打印可讓學生敢于想,敢于做。”朱獻文透露,只要5分鐘,便可教會一個小學生如何使用3D打印機,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朱獻文透露,中科兆豐科技有限公司將本著學校自愿的原則,從市、區中心學區的學校中遴選出一些作為項目樣板學校,建立3D打印實驗室,供教師學生了解前沿科學技術。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