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國首顆返回式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發射成功,514所又一次完成了計量保障任務。同時,該所還順利完成四川地區高精度量值傳遞工作,為航天、電科、航空、兵器、中核等軍工集團的29家單位的儀器設備進行檢定校準,保障了川渝地區各軍工單位科研生產任務的正常開展。
作為航天系統綜合性計量測試研究所,該所積累了過硬的計量檢測技術,為國防、軍工、型號工程作出了貢獻。
除了為型號產品保駕護航,該所積極“走出去”,利用航天技術、航天品質開拓市場、謀求轉型、服務民生、服務社會。
目前,該所計量校準和檢測能力400余項,涵蓋多個領域,服務范圍廣泛。近年來,該所加大在節能環保方面的能力建設與市場開發。去年,該所成為北京市首批電力需求響應負荷集成商,通過搭建數據采集、管理平臺,為保障北京市用電安全、促進節能減排作出了貢獻。該所還開展了電平衡測試、家居空氣質量檢測及改造方案設計,以計量人的社會責任感為節能環保出力。
從技術攻關到研發生產
航天計量技術具有明顯優勢,把這種優勢轉化為產品,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將創造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514所,相關計量產品已經成為與計量、檢測并駕齊驅的三大主營業務之一。該所擁有航天器測試設備、計量基標準及電纜加工等產品生產線,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恒流源系列板卡,已在多個型號的航天器地面測試設備中應用成功,實現了地面型號測試設備由進口到國產化的轉變。
該所結合真空絕熱、相變吸熱、傳熱防護和溫度精密測量方面技術優勢,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黑匣子爐溫測試系統,克服了鋼鐵行業方坯大型連續加熱爐、真空連續加熱爐的測試難題,已在多家大型鋼鐵企業應用;研制的接地網絡監測設備在探月三期著陸起飛試驗中應用,解決了試驗中有線遙測數據通道少、實用性不高等問題;高穩定性直流大電流校準系統等多個產品,成功應用于裝備研制計量保障領域;以自研靜電式空氣凈化器、除霧霾紗窗及新風改造等為基礎的空氣質量監測與防治系統,有利于家居、辦公環境空氣質量改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化社會,數字化計量、自動化計量是大勢所趨。目前,該所已經建立了較為全面的自動測試軟件框架,在能夠實現自動測試的計量參數中自動化覆蓋率超過80%,并且培養了一批具有自動測試軟件編程技能的人才,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減少了出
航天科技、計量技術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權威、精準、客觀、公正的航天計量檢測,將更大程度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使人類生活更舒適、更美好。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