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銀行在董事長李宏鳴、行長吳學民等人領導下,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全力支持安徽中小企業發展,被企業譽為“及時雨”和金融后盾。
確定工作目標。在準確的市場定位、明晰的發展目標指引下,徽商銀行充分發揮本土化銀行的優勢,明確要求每年在有效提高貸款增量基礎上,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貸款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戶數,申貸獲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轉換經營機制。2015年,徽商銀行正式實施小企業專業化經營模式試點改革。在改革中,努力探索建立具有徽商銀行特色的、富有競爭力、可復制的小企業經營模式,為小企業業務中長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基礎。
創新服務理念。徽商銀行提出“綜合化金融”、“專業化金融”的理念,核心就是用多元化和專業化的手段來滿足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現實情況下的金融需求。去年,徽商銀行選取了六安分行作為全行小微金融服務新模式的試點行,結合地方經濟特點,梳理小微客戶需求,從內部機制入手,成效初顯。如實行機構專業化。設立小企業特色支行、小微支行,建立微貸事業部,完善組織架構體系,專門從事服務中小微企業。
實行考核專業化。建立不同于公司、個人業務,適合中小微業務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比如,對小微企業業務實行差異化、梯度式的FTP定價;將小微企業業務不良容忍度與貸款收益率、定價水平相掛鉤;對專門從事小微企業業務的機構在人均效益、網均效益、創利等方面實行差異化考核。
改變營銷方式。始終立足于“三個契合”,即與宏觀調控政策相契合、與實體經濟需求相契合、與自身經營管理狀況相契合。徽商銀行逐漸實現了小企業營銷的五個轉變:變坐等客戶上門銷售為以客戶為中心、上門服務的市場行銷;變隨機、零散的營銷為全面、系統地科學營銷;變粗放式營銷為有標準的營銷,風險關口前移;變單一化營銷為組合、精細化營銷;變單純的前臺營銷變為前、中、后臺協調的立體化營銷。在此基礎上,構建獨具特色的營銷服務模式。
據統計,近年來,徽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1118.63億元,投放中小企業“創盈”發展基金16.72億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業發展。例如,徽商銀行牽頭協調有關銀行,為鴻潤集團協調解決資金12.57億元,為懷遠縣不銹鋼產業園組織貸款3.66億元,都及時支持了中小企業發展。因此,徽商銀行獲得“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小企業服務先進單位”、“金融產品十佳獎”等榮譽。 (來源:中華機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