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近日,廣東省抽查食品相關產品發現食用塑料膜殘留問題突出,超不合格產品中半數共達18批次。雖然檢測設備能夠發現產品問題,但是對于吃食健康問題,包裝材料不合格包裝行業需擔責,嚴格把控包裝材料來源、包裝程序標準化推進都很有必要,是時候該為食品安全建設走點心了。
據廣東省質監局8月1日消息,3月至6月,質監局對食品用塑料膜(袋)等10類食品相關產品進行省級監督抽查,共抽檢樣品60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33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2.62%。
值得關注的是,被撿33批次不合格產品中,食品用塑料膜(袋)不合格批次最多,總共有18批次,占所有不合格批次產品一半以上,不合格項目為溶劑殘留量總量和苯類溶劑殘留量。
食品用陶瓷制品共有7批次不合格,排名第二,不合格項目分別為抗熱震性和吸水率。除此之外,不合格產品還有壓力鍋、餐具洗滌劑、食品用塑料容器等,不合格項目分別為密封圈衛生要求及破壞壓力、總活性物含量和蒸發殘渣(正己烷)等。
據了解,廣東省質監局已責成不合格產品企業所在地市質監局依法對相關生產企業進行處理,包括要求有關企業針對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落實整改;此外,各地市質監局還將本次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強化日常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大專項抽檢力度等措施。
質監局建議,消費者應關注監管部門發布的食品相關產品質量抽查信息,并將其作為放心選購、安心使用食品相關產品的重要參考信息。
此外,目前大部分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以及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制品,餐具洗滌劑、壓力鍋等產品已納入生產許可發證范圍,選購時應留意產品標簽或外包裝上是否有產品QS號,產品名稱、產品執行標準、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生產企業、地址等信息,對于信息缺失的產品,應謹慎選擇。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