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倒逼國企“瘦身健體”
作者: 2016年08月03日 來源:中華機械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7月中,來自兩部委的信息令人感受到中央對于去產能的決心。7月14日,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的發布會,均透露出一個訊號:去產能勢在必行,國企應當成為排頭兵。 國家發改委強調,已經確定的去產能目標任務必須完成,
7月中,來自兩部委的信息令人感受到中央對于去產能的決心。7月14日,國家發改委和國資委的發布會,均透露出一個訊號:去產能勢在必行,國企應當成為排頭兵。
國家發改委強調,已經確定的去產能目標任務必須完成,沒有完成任務的都將被嚴肅問責。
國資委則明確表示,計劃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壓減中央企業鋼鐵、煤炭現有產能的15%左右,其中,2016年中央企業要壓減鋼鐵產能719萬噸,壓減煤炭產能3182萬噸,使專業鋼鐵、煤炭企業做大做優做強,電煤一體化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其他涉鋼、涉煤企業原則上退出鋼鐵、煤炭行業。
顯然,在去產能面前,國企改革是一個突破口。歸根結底,去產能只是表象,實質上是要通過去產能,來達到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提升行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目的。這一點和國企改革的目標是吻合的。
從今年上半年的形勢分析,情況也確實如此。截至5月底,中央企業粗鋼產量、玻璃產量、電解鋁產量分別同比下降5.9%、17%和24.1%,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5個、17.4個和22.4個百分點。
從去產能的重點產業分析,重化工業一直是去產能的重點、難點和焦點,國企在這一行業的絕對多數地位使得去產能從某種程度上看就是對國企的考驗。
以鋼鐵業為例,今年7月份,寶鋼和武鋼宣布了戰略重組的消息,這為國有鋼企兼并重組改革拉開了帷幕,也為鋼鐵業去產能提供了思路。根據光大鋼鐵的數據,“寶武”合并后將在取向硅鋼及汽車板材的市場份額大約在60%~70%。按產量計算,合并后的“寶武”將至少具備6000萬噸的年粗鋼生產能力,變成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超級巨無霸,市場占有率將達到7.5%。
分析師認為,但這一戰略重組無疑為當下的去產能打開了一條新思路——將國企改革與去產能相結合,邊改邊去,使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此外,去產能從根本上倒逼企業進行研發升級。而國企在研發升級轉型上的投入,顯然要比民營企業要豐厚得多。國資委不久前首次表示,要設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和“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目的是優化調整國有資本結構,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產業鏈價值鏈的中高端集中。有了基金的托底,國企改革與去產能的腳步必然會更加迅速。同時,國企的研發團隊,可以讓企業在去產能的同時,也尋找到轉型升級的途徑,從而更好地安置員工和土地等生產要素。
當然,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去產能都面臨較大的阻力。但是,去產能是必須過的一道坎,過不了這個坎,中國經濟就不能脫胎換骨,重拾升勢,國企也難以瘦身健體,更難以做大做優做強。
(來源:互聯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