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環保工作面臨新挑戰 加強監測儀表研發成關鍵

作者: 2016年08月03日 來源:化工儀器在線 瀏覽量:
字號:T | T
“由于山東不斷加嚴環境標準,基層監測設備的精準度跟不上;山東省里出臺了固定污染源超低排放顆粒物測定的重量法,即手動測量,我們面臨監測人員素質及人手不足等問題。”近日,記者來到山東,濰坊市環境

 “由于山東不斷加嚴環境標準,基層監測設備的精準度跟不上;山東省里出臺了固定污染源超低排放顆粒物測定的重量法,即手動測量,我們面臨監測人員素質及人手不足等問題。”近日,記者來到山東,濰坊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王斌之說,超低排放給環保工作提出了新挑戰。

  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姚云輝說,自動在線監測儀器在面對5、10、30毫克/立方米這樣的超低濃度時,精準度就不夠了,誤差太大。

 監測儀器誤差大,造成的不僅是管理部門與企業間的糾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劉文清曾在講課中說,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是“十三五”減排的重點,但其排放源小而散,涉及眾多行業。由于我國環境監測點位分布“稀疏”,精準度不夠,實際排放量是相關部門掌握排放數據的翻倍,甚至是數倍,進而影響了國家對有關污染治理的重視程度,以及政策制定、出臺等。

 “大氣污染和天氣的預測預警是用模型推算的,大量數據缺乏和準確性問題,導致預測預警‘失靈’。”劉文清說,無論是去年冬天北京一次重度霧霾沒有及時啟動紅色警報,還是最近河北一場洪水和警報同時到來,都是相同的原因。

 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研究和生產也較為落后。劉文清說,如非分光紅外(NDIR)氣體傳感器可實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氣體的實時測量,但我國現在一個紅外探測器生產企業都沒有。國家對光學探測技術和儀器研究有一系列的布局,但由于研發周期長、投入大,企業并沒有相關的研究計劃。發達國家對污染源超低排放監測儀器研發布局早、起步早,我國如果不加快步伐,差距還會繼續拉大。“你在進步,別人也在進步。”

 劉文清說,對監測點位,環保部門目前布局的是12—15米高地面的在線監測,缺少對高空監測,這大大影響了環境數據的準確性。為解決上述問題,除增加對非分光紅外氣體傳感器、激光有害氣體分析儀、拉曼激光雷達探測技術等新技術的研究外,還應建立多維監測平臺。傳統監測布局是從“點—線—面”,但未來的監測應該是多平臺大氣環境污染的立體監測,包括近地面的監測站、平流層的飛機觀測、太空的衛星運載大氣成分探測儀器,“從點式測量拓展到采用距離分辨的遙測技術,實時監測大氣中任意路徑上的物理和化學特性”。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