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日,浙江省海鹽縣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奔赴海鹽縣北新建材(嘉興)有限公司,對該公司已有的生產項目進行驗收監測。當天的監測任務包括廢氣采樣、廢水采樣及噪聲監測,都要在烈日下進行。
記者注意到,環境監測人員帶著煙氣分析儀等監測設備,順著狹窄的樓梯攀爬到將近30米高的作業平臺。由于樓梯狹小,監測人員要握住樓梯兩旁的扶手才能前進,鐵質的扶手在太陽的炙烤下溫度很高,到達采樣口時,監測人員的手被燙得發紅。隨后,監測人員開始熟練地開機、安裝濾筒、采樣,在近一個小時的監測時間里,監測人員完成了廢氣排放流速、流量、煙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監測工作,整個過程都在幾乎可以感受到晃動的作業平臺上完成,彼時監測儀器顯示空氣溫度已近40攝氏度。
而這只是他們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環境監測人員不僅要做好地表水、飲用水、大氣、噪聲等環境質量常規監測,還要配合環境執法、污染源減排監測等工作,并服務好“五水共治”、“五氣共治”等中心工作。
監測人員俞曉峰告訴記者:“像這樣的高空采樣是經常性的,電廠等國控重點企業監督性監測采樣還要辛苦。冬天平臺上風很大,經常凍得手腳發麻,夏天直接暴露在陽光下,待的時間長了,眼睛都睜不開。但是不管是在烈日暴曬下,還是在狂風暴雨中,環境監測工作都必須按計劃、按規范進行。”
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海鹽縣環境監測站就完成省控以上重點污染企業監督監測56廠次,完成直排海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排污收費、減排等監測8廠次,完成泵站及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監測等生態考核監測13點次,完成重點源在線設備比對監測42廠次、(縣控)污染源在線設備比對考核42廠次,完成環境執法及污染調查監測402廠次。此外,共完成各類委托監測107廠次,其中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監測完成47廠次、輻射監測6廠次、企業委托監測54廠次,為改善生態環境、總量減排、生態創建、環保管理等提供科學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縣環境監測站還特別修編了《海鹽縣環境監測站質量手冊》(第五版)、《海鹽縣環境監測站作業指導書》(第五版)等5個質量體系文件,從7月1日起正式實施,使監測工作更加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
為開闊監測人員視野,提升監測質量,今年上半年,縣環境監測站共派出人員40多人次參加省市組織的各級各類培訓,如全省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技術培訓、全省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技術培訓、內審員培訓、全省輻射環境監測持證上崗考核及技術培訓等。
“一個地方環境質量狀況的改善,不僅需要企業自覺、公眾參與、嚴格執法,也離不開環境監測人員的科學數據監測。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建設好‘三優’海鹽。”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原標題:海鹽環境監測人員為地方環境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