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7月29日刊登題為《調查顯示日企員工對華政治風險擔憂情緒上升》的文章稱,日本經濟新聞社與美國戰(zhàn)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聯合創(chuàng)辦并運營的“日經CSIS”智庫對約3000名日企員工的日中關系認識實施了調查。以南海問題為背景出現了很多擔憂中國政治風險的聲音,有四成受訪者回答希望今后“縮小”對華業(yè)務規(guī)模。
文章稱,調查對象為總部在日本的民間企業(yè)中股長以上職位的員工2827人,調查通過網絡進行,時間從5月底到7月中旬。這是該智庫就中日關系認識進行的第三次輿論調查,前兩次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
八成受訪者擔憂中日政治風險
文章稱,作為在中國開展業(yè)務時的擔憂事項,選擇“政治風險”的達到約80%。也有很多人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持慎重態(tài)度。接近五成的受訪者預測十年后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在2%到3%的水平”。在被問到對華業(yè)務的方向性上,15%選擇“退出”,40%選擇“縮小規(guī)模”,都超過了支持“擴大和發(fā)展”(8%)及“維持現狀”(37%)的比例。
文章稱,作為新興國家中比較有希望的投資目的地,50%的人選擇了印度,緊隨其后的是東盟,選擇比例為38%,完全壓倒選擇中國的4%。在政治形勢和經濟減速的背景下,分散中國風險的意圖顯而易見。
文章稱,透過此次調查可以得知,日本的商務人士對于中國經濟的走向持慎重態(tài)度。在安保層面對中國的擔憂情緒也在上升,投資目的地更多轉向中國以外的區(qū)域。盡管對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這一認識沒有發(fā)生變化,但看得出來人們希望降低風險。
從事對華業(yè)務者更看好中國經濟
此次調查距離2014年4月的上一次調查已經過去2年時間,其間中國局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經濟層面增長減速色彩濃厚,成立亞投行等動作表明中國有意爭奪世界經濟主導權。
文章稱,與此前兩次調查相比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法。
對于十年后的中國經濟,46%的受訪者回答“進入2%到3%的低速增長”,34%選擇了“泡沫崩潰,可能陷入負增長”。認為“保持5%到6%的穩(wěn)定增長”的比例僅有18%,與上次的32%和上上次的35%相比都出現了將近一半的驟減。
文章稱,此次調查中新增的對亞投行的提問,接近六成受訪者選擇“(日本)沒必要加入”,35%選擇“靜觀其變”,總體上看呈現消極態(tài)度。
至于貿易關系,32%的受訪者選擇“與中國的自由貿易保持現狀即可”,比例最高,選擇“謀求實現與TPP相當的高水平自由貿易”的比例也超過了24%。
但是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八成回答不可或缺)、中日制造業(yè)競爭力比較(約六成認為總體上說日本占優(yōu))等基本的對華認識上,三次調查并未出現特別大的變化。
文章稱,從受訪者個人情況的分類上來看,從事對華業(yè)務的人與不從事對華業(yè)務的人相比,在對華戰(zhàn)略上選擇“維持現狀”的比例要高出10個百分點,而且選擇“縮小對華業(yè)務規(guī)模”的也要低10個百分點。對于中國經濟的前景,直接從事對華業(yè)務的人中持樂觀態(tài)度的比例也更高。是否與中國存在業(yè)務上的聯系的確導致了認識上的差距。
多數受訪者不愿日本軍事介入南海
另一方面,從有關外交、軍事問題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對中國海洋活動的擔憂情緒在增加。
在回答中國在南海的行動將給日本的海上交通線帶來何種影響的問題時,半數受訪者從本公司的情況看“目前尚未構成影響,但日后可能會有影響”。另有14%回答“已經產生影響”。
文章稱,關于東海,以未來五年為時間軸,66%的受訪者選擇“中日緊張關系將會加劇”,29%認為“緊張程度將與現在持平”,僅有2%認為“慢慢趨于平靜”。
對于日本應當如何應對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四分之三的受訪者選擇了“應當明確反對中國的行動,但要避免軍事介入”。可以看出這是希望避免與中國發(fā)生決定性的對立這種意識在起作用。
(來源:全球五金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