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衛浴網訊】日前,不少專家公開發布預言:“2017年初,雜牌衛浴企業將死掉三成!“還指出,”企業的生存之道在于創新發展,大規模需求時代已過去,等待必死!”。這一警鐘絕非危言聳聽!
2017年初雜牌衛浴企業或將死掉三成
河南多家衛浴企業停產整改!
最近衛浴朋友圈都炸開鍋了:大家都有沒有聽說,中央環保巡視組進入河南許昌,對許昌市內2000多家有污染排放類生產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整改不達標企業將面臨拉閘停電,停產整頓。
可以肯定的說,這場環保整治行動,政府是來真格的,必然會對行業帶來深刻影響,一場大洗牌將不可避免。大中型企業可以借助自身優勢,能及時進行調整。實力較弱的微小企業若不能及時調整發展方向,將面臨淘汰。
國家頒布三條法令打假,正規品牌的好日子來了!
1.2016年3月17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85號公布: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執法人員抽查時,包括在終端零售者門店,對品牌供貨商的主體資格、商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對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實行生產許可證或者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商品,查驗其許可證、認證證書。
由此可觀,如果企業或店面無法提供相應證明,更有甚者拒絕工商執法,將面臨重罰。
2.第二十五條規定,對有根據認為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商品或者有其他嚴重質量問題的商品,以及直接用于銷售該商品的原輔材料、包裝物、專用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這也是針對流通領域商品的嚴格規定之一。
解讀:偽劣馬桶、淋浴房、水龍頭等產品,都是涉及人體健康及安全的商品,一旦被抽查到商品不合格,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產品,如水龍頭鉛含量超標、智能馬桶存在漏電風險、淋浴房玻璃不合格等,將會被工商部門查封或者扣押。
3.第三十一條規定,對為銷售者提供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商品的供貨者,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商品,并處違法銷售商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商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解讀:廠家把偽劣衛浴賣給經銷商將會被停止銷售,沒收商品,并處罰庫存等值三倍以下罰款,其他違法所得全部予以沒收,嚴重者直接被吊銷營業執照。
為啥這幾年衛浴市場出現頻繁洗牌?
由于衛浴起步晚入門檻較低,市場中的劣質雜牌產品比比皆是。劣質雜牌產品做工粗糙,質量不達標,甚至可引發使用人身安全風險。近幾年假箭牌、假九牧、假中宇、假東鵬、假惠達、假安華、假申鷺達、假科勒、假法恩莎、假帝王、假恒潔等,知名品牌不斷被造假,甚至單筆涉案金額,高達百萬元,不僅給市場帶來很多安全隱患,也擾亂了行業市場的發展秩序。
一旦因假冒偽劣或侵權產品造成惡劣影響,影響到的是消費者的使用安全,影響到的是品牌信譽,有曝光,有紕漏,卻難掩品牌之傷,消費之傷。所以這兩年國家不斷加大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一經抓到嚴懲不貸。
價格越低越沒市場!!
山寨衛浴產品為什么會比正品便宜很多?業內人士指出,第一、正品衛浴每一款產品都是經過精心研發的,山寨產品大多是仿冒品,基本不需要研發費;第二,衛浴是要做質檢的,山寨產品沒有做質檢,他們的工廠也是一些小作坊,成本低;第三,山寨產品的材料以及關鍵零部件也是低成本材料,甚至是回收再制的;第四,山寨產品基本沒有售后服務,這也大大降低了成本。因此這種劣質衛浴,消費者看不上,質監局也在強力打擊,就連電商也開始排擠。
自去年開始,電商也開始打擊低配不合格衛浴,偽劣衛浴越來越受到國家及社會的高度關注,浙江質監局日前甚至聯合地區媒體,舉辦消費者買樣團進行撒網式抽檢,不合格產品第一時間在各大媒體開始傳播。據統計,去年天貓使用“大眾評審+大數據”方式查找山寨商品。共撤下了200多家山寨衛浴企業。衛浴企業別老是想著“沾別人的光”,俗話說得好,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何苦為了貪點小便宜看著別人的臉色過活。
總而言之,對于這場環保整頓來說,肯定有利于行業發展。企業面臨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必須順勢而為,積極擁抱,從自身做起,看看有哪些不合規的地方,盡快進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不懼任何整治和監管風暴,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場大洗牌中立于不敗之地,甚至借勢騰飛。(責任編輯:倩雯)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