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發電機網訊】日前,中國首批量產的28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先后在佛山和云浮兩地投入運營,標志著我國在氫燃料電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克服兩大問題 氫燃料電池可迎產業大發展
目前,日本豐田、本田等打車企也陸續推出他們的氫燃料電池車,并逐步推廣。業內人士也相信,氫燃料電池未來的發展空間也相當大。尤其現在我國的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推動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而從我國現在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涉及燃燒、無機械損耗、能量轉化率高、產物僅為電、熱和水的氫燃料電池,從理論上無疑是眼下能夠看到的幾種技術中最具發展前景的。
氫燃料電池基本工作原理是將氫氣送到燃料電池的陽極板(負極),經過催化劑(鉑)的作用,氫原子中的一個電子被分離出來,失去電子的氫離子(質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燃料電池陰極板(正極),與氧原子和氫離子重新結合為水。
基于以上原理,目前,氫燃料電池相對于鋰電池而言,在安全性和生產成本上存在重大阻礙。在安全性上,氫燃料電池更容易泄漏,這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泄漏,氫燃料電池更容易發生爆炸,爆炸的威力也更大,危害自然也更大。成本上,氫燃料電池最重要的部件是全氟膜和鉑催化劑,而這兩種材料的成本都相當高,以鉑為例,現在的市場價格比24K金還要貴,而且產量少,想要大規模投入到電池中,難度很大。在市場效益還不確定的情況下,極大的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和生產壓力。
但是,如果能夠解決以上的問題,那氫燃料電池將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在《中國制造2025》中就有提到,到2025年,燃料電池堆系統可靠性和經濟性大幅提高,和傳統汽車、電動汽車相比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實現批量生產和市場化推廣。
(責任編輯:云海)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