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其作為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被業界稱為“黑金”、“新材料之王”,正被廣泛應用于制造超級計算機、觸摸顯示屏、發光板和太陽能電池板,甚至超輕型飛機材料等領域,前途不可限量。
而在包頭,發展石墨烯產業條件可謂得天獨厚。我們既有資源儲備,也有裝備制造產業基礎,技術優勢亦不可忽視。牽手石墨烯,包頭正向外界揭開它“新材料之城”的面紗。
近:石墨烯一直在我們身邊
7月14日,自治區石墨烯產業發展論壇在我市舉行,與會專家來自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等國內著名科研院所、高校、高科技企業。這一次,包頭因為“石墨烯”這個略顯陌生的新材料而引起業界關注。
其實,包頭與石墨烯結緣已久。目前,我市探明的高品質石墨資源保有儲量為2億噸,遠景儲量更達5億噸。與稀土資源一樣,石墨資源就深藏在我們腳下。
2013年6月,國內首個石墨烯材料綜合研究機構和技術開發中心——內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在我市成立。研究院廣招石墨烯材料領域知名專家,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知名大學緊密合作,致力于石墨烯材料的新品種、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產品標準制定等工作,幾年來收獲多項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部分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自治區石墨烯產業發展論壇期間,專家們論道石墨烯產業發展遠景之余,還受聘于內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共同組建內蒙古石墨烯技術與應用協同中心。同時,研究院主導的石墨烯標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希望在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搶占國際石墨烯標準制定的話語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利用這個平臺,我們將吸引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推動內蒙古地區石墨烯產業的發展和標準化研究,爭取早日將內蒙古打造成石墨烯的高地。”內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院長梁賀君說。
遠:“中國烯谷”未來可期
借助已形成的石墨烯資源儲備和技術研究優勢,我市正加快布局石墨烯產業化發展。
目前,我市正實施著8個石墨烯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達23億元。這些項目包括:金寶利格公司高純石墨和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投資6億元;金寶利格公司5000噸核燃料專用石墨項目,投資7億元;內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石墨烯材料公共研發平臺項目,投資1億元;寧波杉杉集團研發低成本少層石墨烯規模化制備、石墨烯復合硅負極材料、石墨烯導熱墊、石墨烯超級電容材料項目,投資1億元;北京金六環公司高端石墨研發平臺項目,投資1億元;包鋼集團推動石墨陰極材料在新能源汽車和核工業上的應用,投資1億元;包鋼集團對石墨烯進行技術創新研發的項目,投資1億元;中喜石墨烯公司年產5萬噸煤基高純石墨烯、500萬噸石墨烯鋼鐵合金項目,投資5億元。
其中,位于包頭裝備園區的石墨烯材料公共研發平臺項目主要建設1000多平方米的石墨烯研究院展示館、石墨烯產業發展加速器,并孵化建設1000噸石墨烯材料宏量制備基地及石墨烯3d打印創新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啟動運營中國石墨烯交易平臺。
上述項目的實施,可望推進石墨烯產業在我市形成聚集,加速我市成為國內石墨烯研究開發先行區、產業孵化集聚區、產業應用先導區的步伐,為未來成就“中國烯谷”打下扎實的基礎。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