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注塑網訊】2016年7月21日,中國上海——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改性塑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聚烯烴催化技術與高性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上海市新材料協會、上海市塑料工程技術學會、上海化工研究院、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上海)培訓中心共同舉辦的“2016全國改性塑料(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今日盛大召開。海爾集團、錦湖日麗、萬華化學、上汽集團、華夏幸福、金發科技、普利特國內外產業鏈關聯企業代表,新型材料、改性塑料行業專家,以及市區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共300多人出席了論壇活動,就改性塑料的應用創新和綠色發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2016年全國改性塑料(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伴隨著低碳經濟時代到來,傳統材料及工藝已不能滿足發展要求,節能環保、輕量化、3D打印越來越成為塑料企業關注的熱點,新型材料勢必將成為塑料企業的發展方向。而改性塑料作為新材料產業的一個重要領域,將向著環保低碳、高性能化、多功能集成、低成本化的方向發展,正日益成為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和新一代信息科技產業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急需產業化的重要材料。
本屆論壇上,各界專家和企業代表就家電、汽車、軌道交通、3D用改性材料的最新趨勢和發展發表了報告。海爾集團技術部部長張秀文分享了家電用改性材料的最新趨勢,包括:外觀色彩更加亮麗環保、安全模塊指標持續提升、輕量化由汽車過渡到家電、健康模塊初步體現、低成本材料模塊解決方案、節能低碳材料儲備中。中國中車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姜其斌副總工程師談道:“軌道交通領域遇到的挑戰除了密封、耐摩擦、輕量化、絕緣、減振降噪、阻燃等世界級前沿課題,還有國內軌道交通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關注焦點,包括電池兼容、高低溫疲勞老化、耐油及其他介質、工藝適應性等問題。”在汽車改性材料方面,汽車及相關產業鏈企業的專家們分享了在輕量化結合新能源的大趨勢下,各組件的創新材料方案。
在討論到中國制造2025計劃時,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瞿金平院士談道:“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的靈魂是產業鏈上技術的協同。現在我們的研究單位已經研發出一些創新產品和技術,但整個中國制造行業還是以中低端為主,因為產業鏈上下游的技術沒有打通。只有上下游的產業協同合作,從材料創新、到機械創新、再到生產制造過程創新到能夠落地,才能真正推動行業產業的進步。”(責任編輯:倩雯)
推薦閱讀:流體機械免費代采服務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