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運動員們在奧運會上打破世界紀錄還有幾周,萊頓大學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JelmerT.Wagenaar和ArthurdeHaan搶先在世界紀錄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們的新型核磁共振顯微鏡能夠捕捉原子級分辨率的3D圖像,其靈敏度比相似的顯微鏡要好上1000倍,不過它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情況下工作。
核磁共振顯影儀工作的原理是這樣的:帶電后,人們體內原子的核心會開始旋轉運動,它們會產生極小的磁場。而核磁共振顯影儀中的磁場會把因特定電波運動的原子的核心排列好;電波信號關閉后,原子核又會回到正常的狀態。原子核的旋轉運動生成了描述原子位置的電波,內科醫生依此得到了人們身體內部的圖像。
“溫度越高,原子運動的幅度越大,”Wagenaar告訴DigitalTrends,“這就像拍照一樣,當某人快速運動時,拍出來的照片就會模糊。當那人站好時,得到的照片就會清晰。在絕對零度條件下,原子就不動了。因此越能接近絕對零度工作,取得的圖像就會越清晰。”
通過降低操作環境的溫度,Wagenaar和他的同事用他們的新型顯微鏡捕捉到了比例更高的原子核旋轉。證明了他們的核磁共振顯微鏡比同類儀器靈敏1000倍。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PhysicalReviewApplied雜志上。
目前,Wagenaar和同事們還在繼續改進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希望這種顯微鏡最終能應用于醫學研究中,以從未有過的視角去觀察病變細胞,讓醫學家能更深入的了解阿茲海默和帕金森等疾病。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