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志著中國石化掌握了高含硫氣田從勘探開發、工程建設、生產運行到停產檢修全流程的核心技術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記者仇國強報道:截至7月18日,普光氣田全面檢修復產后已生產原料氣2.16億立方米,生產保持平穩。
6月26日,關停了38天的普光氣田毛壩503集氣站順利開井復產。至此,國內規模最大高含硫氣田——普光氣田首次全面停產檢修宣告完成。此次全面停產檢修的順利完工,開了我國特大型高含硫氣田自主檢修技改先河,標志著中國石化已經掌握高含硫氣田從勘探開發、工程建設、生產運行到停產檢修全流程的核心技術。
作為中國石化川氣東送工程的主氣源地,普光氣田自2009年投產以來,持續保持高產穩產態勢,生產商品天然氣超500億立方米,成為集團公司上游板塊的效益大戶。
高效益背后是高風險。作為國內首個投入規模開發的高含硫氣田,普光氣田氣藏硫化氫含量高達15萬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一投產就成為集團公司安全管控風險最大的區域。2014年底,集團公司安全環保巡視組對普光氣田因長期持續生產形成的設備腐蝕、管線腐蝕、生產氣井套管帶壓等安全環保風險,進行專項巡視。集團公司黨組聽取專項匯報后,決定適時啟動普光氣田安全隱患治理工程,確保氣田開發運營的長治久安。
按照預定方案,普光氣田安全隱患治理工程涉及全氣田23座集氣站、兩條集輸管道和6套天然氣凈化聯合裝置,隱患治理與技術升級改造同步進行。對中國石化而言,組織如此大規模的高含硫氣田全面停產檢修尚屬首次,國內外亦無相關經驗可循。
為確保全面停產檢修順利實施,中國石化先后組織了5次工程推進會,從項目組織架構、施工方案編制、物資材料采購等方面精心規劃,超前準備。普光分公司積極與集團公司物裝部、設計單位協商溝通,編制出精準細致的采購計劃表,嚴格把控2800種物資的采購、預制進度,全面加強對工程所需物資的質量管控。
5月20日,普光氣田進入全面停產檢修階段,預定工期只有短短38天。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進度,普光分公司牽頭成立安全隱患治理工程現場指揮部,針對各個項目分別組建項目部,定期召開協調會,隨時解決項目審批、物資采購、技術準備等工作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指揮部堅持對各施工作業點實施安全監管全覆蓋,確保工程建設安全“從零開始永保零”。
短短38天,中國石化各路參建隊伍通力合作,普光氣田安全高效完成預定施工任務。與檢修前相比,普光氣田工藝流程進一步優化,集輸系統4條酸氣管線可以實現單線關停,凈化廠東區和西區可實現不停產分區檢修。23座集氣站場、集氣總站放空火炬排污管線、凈化廠原料氣管線等設備由不銹鋼管材升級為抗硫、抗腐蝕級別更高的鎳基復合管材,增強了設備抗腐蝕能力。同時,普光氣田自控系統軟件更新至最新版本。有專家稱,普光氣田檢修后達到的工藝水平可確保至少10年不落伍,生產運行更安全、更環保、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