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可能食品標簽在整個食品制作、食品銷售環節很不起眼,相比于食品口味、食品健康,它也常常被人忽視,但是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到底是如何進行消費體驗的,這應該引起注意。食品標簽獲得關注超出生產商的估計,未來市場商品標簽也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偏好。
據Mintel的食品包裝發展趨勢:聚焦食品標簽的報告中指出,2015年,將近一半的美國消費者表示他們“經常讀”在產品標簽上的信息,那么消費者究竟在食物標簽上尋找什么呢?70%的購物者尋找食物包裝上所列成分。如此高的應答率是一個明顯的跡象,在包裝上突出定位或功能成分信息應該是品牌的一個優先事項。
而許多食物兜售他們的健康屬性并已經在包裝上增加了這一增值服務(如補充蛋白質,纖維和Omega-3脂肪酸),消費者更可能等同于“自然”,“干凈”的健康,他們會描述為“真正的”食物,根據該報告。包裝上的消息,可以幫助消費者選擇健康的食物,這將是推動銷售極為重要的方法。
近三分之二的購物者選購低價食品時會優先考慮食品的有效期限,而這群購物者中55%會優先選擇有品牌的食品,這些因素表明了那些在食品上減少開支的消費群體想確保食品在使用前不會變質。
總體來說,年輕的消費者比年長的不太依賴包裝上的成分列表。相反,他們尋求的產品描述,如“自然”和“有機”-從食品趨勢報告中發現80后的家庭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為感興趣,一批80后父母尋求醫療保健專業人士的意見,以消除他們的飲食的某些不利成分。然而,80后家長對于誰購買食物這個問題秉承的是“自由的”的原則,購買決策主要是避免他們認為不必要的成分。
據調查顯示,一半以上購物者認為營養面板信息量大,1/3消費者說這些信息會影響他們是否購買。由此可見食品標簽元素的力量是強大的。然而,只有25%的購物者都認為營養面板很容易理解。產品制造商可能希望搞一個“這是什么意思”的效果,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營養價值和成分是清楚的。
根據FDA發現,最近對在美國食品包裝中發現的營養成分標簽的變化,反映了人們今天怎么吃的喝的,然而,Mintel的包裝分析師團隊認為,智能標簽的移動倡議可能是一種與今天的精明的購物者和消費者溝通更現代的和有效的手段。
智能標簽是由食品制造商ASSN旗下的一批零售商創造的。而食品營銷協會的貿易合作伙伴聯盟(TPA)。智能標簽通過移動設備將消費者,食品和家用產品信息,從配料到營養信息過敏原的事實第三方認證。智能標簽甚至還包括快速訪問術語,使消費者能夠真正了解什么是落后的成分。
智能標簽,甚至使得可以參與公司直接聯系更多的問題。30多家大公司,包括好時,通用磨坊食品公司,金寶湯公司和聯合利華,已經致力于利用智能標簽,提供了一致的智能標簽,一直到2017年,標簽的成分信息的數量將繼續增長超過34,000。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