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生物質能源發展方向
雖然目前我國生物質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和困難,但是經過十余年的實踐探索,其多功能性和不可替代性顯示了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由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的世界大勢中,中國在生物質能源起跑線上已經落后,綜合全球生物質發展及國內能源需求的增長、消費結構、對外依存度、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等因素,中國都應該比任何國家更加重視發展生物質能源,“十三五”以及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應力挽頹勢,迎頭趕上。
首先要轉變認識,對生物質能源進行重新定位。當前,我國農業污染已全面超過工業污染,接近上世紀80年代發達國家農業污染最重指標。尤其是養殖業畜禽糞便及秸稈露地燃燒對水體與大氣的污染最為嚴重,而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生物質能的開發實現有機污染物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此外,生物質能源對發展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發展中小城鎮提供清潔能源和工作崗位等也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簡單將生物質能源視為等同于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而應對生物質能源賦予“多功能重大戰略新興產業”的新定義。
其次應制定發展規劃,統籌產業發展。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國內各類生物質能源的產業化開發已打下初步基礎,渡過了艱難的啟動和初期成長階段,基本具備了進入快速發展期的條件。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應順勢制定積極、務實和措施到位的生物質能源發展戰略及規劃,為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再次需明確產業發展重點,理順整體發展思路。“十三五”期間,生物質發電的重點不在于擴大規模,而在于推動“熱-電-成型燃料聯產”轉型升級。如能將生物質能上網電價由0.75元/千瓦時提高到0.85元/千瓦時,即新增財政補貼100億元,即可產生重大推進作用。此外考慮到大氣污染防治和為中小城鎮發展提供清潔能源的緊迫需求,成型燃料供熱應作為生物質固體能源發展的戰略重點。在生物質天然氣發展方面,我國具有年產千億立方米以上的潛力。建議明確農業部為一元化主管部門,統籌禽畜糞便、有機垃圾和作物秸稈資源的循環利用、減排環保、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推動和建立相應的機制體制。對于生物質液態燃料,發展重點則應轉移到以木質類生物質為原料的氣化合成技術路線和化學合成路線上來。“十三五”期間,要在生物質能源能源生產與消費結構上進行重大戰略性調整,固體燃料作為技術升級與戰略轉移,氣體燃料啟動產業化規模發展,液體燃料通過技術革命和戰略轉移而重新崛起。
此外,要增加政府補貼,鼓勵農林廢棄物生物質能源的利用。建議凡生產一噸產品,在原料供應端和生產端各補貼100元。原料供應端重點考慮補貼給農民合作組織。同時啟動“綠能”消費配額制度,強制要求主要能源消費者使用5%的認證“綠能”,并逐步增加比例,對不能完成“綠能”消費配額的收取配額稅,用于“綠能”生產者的補貼,以助力完成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目標。
最后,做好產業培育,實施“走出去”戰略。結合我國目前發展情況,重點培育氣化合成生物燃油、糖平臺轉化生物油品以及生物天然氣三項產業化技術與裝備的系統集成,以東南亞和非洲為突破口,做好“走出去”的戰略準備,讓世界共享中國成果。
2016-2020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規模預測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我國是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為了降低碳排放、實現低碳發展,我國將能源結構調整擺在了重要的位置。能源結構調整中將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由于其多種天然優勢已成為可再生能源中重點發展的能源。
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的上下游結構較為簡單,產業鏈短。隨著《可再生能源法》和相關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的出臺和實施,我國生物質發電投資熱情迅速高漲,啟動建設了各類農林廢棄物發電項目。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的產業鏈比較短,由生物質能發電生產行業加上上游的資源行業和設備行業以及下游的電網行業構成,生物質能發電行業和其他新能源行業面臨的唯一下游客戶就是電網,電網買電以后再賣給各個不同的用戶,由于國家優先上網的政策,使得生物質發電行業銷售不是問題。
另一方面,生物質能發電行業也存在以下問題:
1)“核準制”政策,進入壁壘較高
凡是經營發電業務的企業必須要有電監會頒發的發電業務經營許可證。而獲得這一許可證需要滿足一系列條件,比通常工業行業要嚴格的多。另外,國家發改委對生物質發電項目實行“核準制”,新進入者較難拿到路條。
2)電廠投資規模大
中、小型生物質發電項目的投資大都在幾千萬元、上億元左右,這樣的資金規模對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仍然有相當大的壓力,尤其是生物質發電技術多應用于農村地區,對于當地的企業而言是較為沉重的資金負擔,較難承受。
3)技術密集程度高,發電技術種類少
生物質發電技術方面的壁壘也很高,所用設備大部分是專用設備,技術密集程度高,生產流程控制嚴密。近十幾年來,我國在生物質發電技術研究方向的投入主要是針對中小型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而直接燃燒技術主要由鍋爐企業或其他相關企業自主開發。
綜合以上因素和資料,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預計,2019年我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裝機容量將達突破2,617億千瓦時,未來五年(2015-2019)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9.11%。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