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2015年8月中旬,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突然調整,單日貶值幅度近2%,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約5.8%。那么這樣巨大的貶值對造紙企業的業績有多大影響呢?
據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報告指出,人民幣貶值對包裝紙生產企業將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為像玖龍、理文這樣的企業,50%的廢紙需要從海外進口,但絕大部份成品紙則是在中國本土銷售。據德銀的測算,人民幣匯率每下跌1%,將對理文造紙和玖龍紙業的盈利分別帶來1.3%和10%的下降。類似的情況對以進口商品木漿為主要原料的生活用紙、文化紙、特種紙企業來說也是如此。
下表列出了22家上市公司匯兌損失與各自凈利潤的對比,有5家企業的損失額超過了企業的凈利潤,有7家企業的損失占到了凈利潤的一半以上,這一系列數字都在顯示,匯兌損失對企業業績的影響程度有多么重要。
如何規避風險
既然匯兌損失如此嚴重,如何盡可能的減少這部分損失呢?首先要對匯率的變化有準確的預期判斷。例如,盡管央行一再強調保持匯率的穩定,但是人民幣匯率進入下跌的通道已是不爭的事實,未來人民幣有很大的概率將要繼續走低。正鑒于此,多數企業,尤其是在香港和臺灣上市的企業已經開始改變匯率策略。
以玖龍紙業為例,玖龍紙業此前的貸款以外幣為主,部分原因是要應對進口開支和海外投資,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外幣借款利率遠低于人民幣,并且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會產生匯兌收益。例如,2013年,當年玖龍紙業的美元借款利率為2.84%,人民幣借款利率為5.91%,美元借貸成本不足人民幣一半。由于當年人民幣升值,還獲得了約1.61億人民幣的匯兌收益。但是在人民幣預期貶值、美元預期加息的背景下,玖龍紙業不得不調整貸款策略。在年報中,玖龍紙業指出,將加速貸款幣種調整的速度,要在2016年6月底前,將人民幣的貸款比例提高至80%,剩余20%也以歐元為主。
另外,從中長期發展來看,由于中國經濟及出口開始復蘇,人民幣貶值有助推動紙品需求及提價,未來企業要著力推動原料國產化、裝備國產化的進程,盡可能多的使用人民幣結算。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