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風機網訊】我國風電產業始于中小型風機。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風電行業獲得長足發展。截至2015年底,我國大型風電產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累計裝機8萬多臺,并網裝機容量達1.29億千瓦,裝機容量連年創歷史新高。
但同樣是在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框架下,中小風電發展卻形成了巨大反差。繼2014年國內外市場大幅萎縮之后,2015年更是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中小型風電機組銷量連續第五年下跌,銷售量約為6.75萬臺,同比減少了11.3%。
多位行業專家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財政補貼政策缺乏、制造成本高企、“中國資質”難以得到認可等諸多原因,導致中小型風機國內市場持續大幅度下滑、國際市場銷路不暢。內憂外患之下,我國中小型風能產業或將面臨自生自滅宿命。
風電產業分析:中小型風機何去何從?
市場極度萎縮
中小型風機包括微型風機(1千瓦以下)、小型風機(1千瓦—50千瓦)和中型風機(50千瓦—300千瓦)三種,其從七十年代開始起步,并得到了相應發展。目前,中小型風電機組在我國許多地方還存在發展空間,是電網的有力補充,能在國家提倡和鼓勵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項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雖然前景看好,但近幾年來,我國中小型風電市場卻呈現極度萎縮態勢。
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中小型風力發電行業產銷量達到高峰,生產達到18萬臺,產品銷售量達到16萬多臺,同比增長23%。然而好景不長,2012年以來,我國中小型風電行業的產銷量開始持續下滑。2012年生產機組12萬臺,同比下降了25%,產品銷售10.6萬臺,同比下降33.7%。2013年,行業15家骨干企業的產銷量均同比下滑15%以上。至2015年,中小型風電機組產銷量已連續五年下跌。
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高級工程師姚修偉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上半年,中小型風力發電行業情況仍在進一步惡化,除了極少數企業產銷量與去年同期持平外,其他企業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水平約20%—30%左右。
市場持續萎縮,導致風機制造企業運營難度陡增。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業內部分企業已經倒閉,剩下的多數企業不得不從事太陽能光伏服務或其他產業運營,以維持企業生存。
“當前,國內市場持續大幅度下滑,市場缺少行業監管,企業缺少相應的自律措施,生產以及人力成本加大,融資渠道不暢,一些企業關門了,一些企業轉型了。”姚修偉說,“此外,由于歐美國家已經實施了產品認證制度,設立了技術門檻,使我國多數產品進入原有市場受到限制。過去我國產品出口市場一直很好,現在沒那么熱火朝天了,路子幾近斷了。”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