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個別地市危廢處理能力不足問題,中山和廣州建設了集中收集、貯存中心,分類后統一轉運外地處理。
當前廣東省已將危廢建設項目擴建、改造項目環評審批權下放到地級市,以方便企業辦理手續。
“以前是我們找客源,但隨著環保法規和執法越來越嚴格,企業危廢處理需求不斷增加,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主動找我們要求處理危廢。”肇慶市飛南金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文林近日告訴記者。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處理需求,近年來,廣東省內成立了不少危廢處理企業。”廣東省內一位危廢處理專家表示,但是,目前廣東省危廢處理技術人員不足,整體處理能力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同時,處理設施地區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粵東、粵西區域尤顯不足。
“針對個別地市危廢處理能力不足問題,中山和廣州建設了集中收集、貯存中心,分類后統一轉運外地處理。”廣東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當前已將危廢建設項目擴建、改造項目環評審批權下放到地級市,以方便企業辦理手續。
“堅持市場主導原則,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做大做強危廢處理處置產業。危廢處理處置能力提高了,行業競爭強了,許多危廢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廣東省環保廳固廢與重金屬管理處(以下簡稱“固廢處”)負責人說。
中山、廣州統一收集貯存減少企業成本
有些企業危廢產生量少且分散,本地又無危廢處理設施,而跨市轉移的費用高昂、手續繁多。統一收集貯存,運往外市處理,省去跨市審批、托運等流程,穩定了危廢處理市場價格
“每年公司產生危廢也就幾百千克,過去委托外地公司處理,費用要上萬元。如今,通過寶綠公司集中收儲,每年只用5000元,還省去跨市審批、托運等流程。”中山市石岐印刷有限公司王老板告訴記者,讓他們省錢又省心的是來自中山市寶綠工業固體危廢儲運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統一收集貯存服務。
記者在寶綠公司廠區看到,運輸車輛均配備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確保全程監控,收運回來的危險廢液均存放在一個個碩大的專用存儲罐中。
據中山市固廢處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山市有不少像石岐印刷這樣的企業,危廢產生量少且分散,但本地又無危廢處理設施,而跨市轉移的費用高昂、手續繁多。
為滿足市場需求,寶綠公司向廣東省環保廳申請領取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在中山市小欖鎮建成了工業固體危廢儲存及轉運中心。中心已運營一年多,收集貯存當地企業產生的危廢,達到一定數量后,再分類統一運到惠州、東莞、韶關、肇慶等市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據介紹,一年來,寶綠公司服務的企業由最初的47家,目前增至1300多家,基本能滿足中山全市危廢收集貯存需求。
無獨有偶。廣州市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也提供危廢收集、貯存服務,目前已與廣州、佛山、東莞、肇慶和江門等市的500多家企業簽訂收集、貯存服務合同。
“廣州等地的集中收集、貯存危險廢物試點項目實施以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地處理能力不足問題,穩定了危廢處理市場價格。同時,降低了環境安全隱患,減輕了地方環保部門的監管壓力。”廣東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處理能力不斷增長仍不能滿足需求
去年,廣東省整體新增處理處置能力39萬噸;粵東、粵西片區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企業少,絕大部分的危險廢物需轉移到珠三角地區處理
“不管是集中收集、貯存,再分類統一送往有資質的公司處理,還是直接由有處理資質的單位直接收集處理,最終都需要處理,都需要有足夠的處理能力。”業內人士認為。
“近年來,廣東省內成立了不少危廢處理企業,盡可能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廣東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廣州市廢棄物安全處置中心(一期4.5萬噸/年)、深圳市危廢綜合處理中心焚燒設施工程(1萬噸/年)、粵北危廢處理中心(6萬噸/年)……一座座新的大型危廢處理設施陸續竣工或投入運行。其中,僅去年新建成并核發危廢經營許可證的企業2家,擴建換證企業3家,廣東省整體新增處理處置能力39萬噸。
不過,雖然廣東危廢處理處置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仍難以滿足全省危廢處理處置的全部需要。尤其是粵東、粵西片區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企業少,絕大部分的危險廢物需轉移到珠三角地區處理。
以處在珠三角的肇慶市為例,據當地市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去年本市產生醫療廢物2231.67噸、危險廢物9120.37噸,除了處理本市產生的這些廢物外,肇慶還要處理外市轉來的大量危險廢物約7萬噸,是本市危廢產生量的近8倍。
“由于全省整體處理能力不足,一到年頭,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地區的危險廢物往往不能及時轉移出去,部分企業危廢貯存時間過長,存在環境風險隱患。” 廣東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此外,一些企業危險廢物管理不夠規范,固廢管理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健全,也都影響著危廢處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業內人士認為。
鼓勵現有企業擴充處理能力
增加處理范圍,提高總處理能力;產生危廢的大型企業自建危廢處理設施,并為其他企業提供服務
針對目前廣東省危廢處理能力不足、地區處理設施分布不均等問題,省各級環保部門以市場為主導,實施多項措施,支持危廢處理行業發展。
一般來說,大型危廢處理處置新項目建設周期較長且選址較難。對此,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廣東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現有危廢經營許可企業擴建或技術改造,就地提高處理能力。
據了解,去年肇慶市新榮昌工業環保有限公司、惠州市東江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在原址上進行擴建和技改,先后得到省環保廳批復,相應擴大了其危險廢物經驗規模。
實踐中,一些危廢經營單位對接收的危廢預處理后,實際焚燒和填埋的量會低于危廢經營許可量。“針對這種情況,企業可申請環保部門對實際情況進行評估,經專家評審后,適度增加危廢經營許可量。”廣東省環保廳固廢處負責人介紹說。
目前,很多危廢產生企業傾向于跟處理門類比較齊全的危廢處理企業合作,這樣可以免去與多家危廢處理企業簽訂合同的麻煩。為了滿足需求,“十三五”期間,肇慶的新榮昌工業環保公司計劃進行3期擴能,將形成處理處置總量能力30萬噸/年,新增加填埋和焚燒項目,活性炭、廢抹布、油渣等需進行焚燒或填埋處理的危險廢物,可以在肇慶市當地處理。
此外,在廣東省,產生危廢的企業自建焚燒處理處置設施的,如已通過環評審批,并有富余處理處置能力,經申領獲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可以對外經營處理同種類的危廢,以減輕區域處理壓力。
記者了解到,廣東省內一些產生危廢的大型企業已自建危廢處理設施,例如廣州造紙廠自建脫墨渣焚燒爐,長興化學工業(廣東)有限公司自建高濃度廢液焚燒爐,寶鋼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新建高爐布袋灰、瓦斯灰的綜合利用設施,中國石化湛江東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自建堿渣濕式氧化裝置,自行處理廢堿渣等。
相關報道
十堰市工業危廢處理中心建成
主要處置油漆廢渣及含油廢物等,本地危廢不再外運
本報通訊員葉相成報道 湖北省十堰市工業危險廢物處理中心日前建成,正在試運行。項目建成投運,將結束過去十堰市產生的工業危險廢物全部運送到外地處置歷史,真正實現工業危險廢物處置本地化。
這個項目位于張灣區西城開發區郭家灣村, 項目占地0.4公頃,總投資5200萬元,采用回轉窯焚燒工藝,主要處置對象為油漆廢渣及含油廢物等工業廢物,日處理能力20噸。
據介紹,這個項目主要服務范圍為十堰市及周邊縣市,處置十堰市范圍內東風公司各分公司、十堰市市屬企業及周邊縣市企業所產生的油漆廢渣、含油廢物等工業廢物,同時作為十堰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備用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