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環境污染,不少人會聯想到霧霾、臭氧、噪聲污染。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種污染雖然也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并且很容易讓人感到不愉悅,但由于種種原因,它的監測和防控并不為普通人所了解,這就是惡臭污染。作為世界七類環境公害之一,惡臭氣體在環境污染中僅次于噪聲污染,名列第二位,占我國總體環境污染的20%~30%。惡臭氣體污染廣泛存在于化工、垃圾、污水、制藥、釀酒、印染、印刷、能源、電力、紡織、養殖等一切有廢氣排放的企業以及一些居民區,嚴重危害生產生活和人民健康。
治理惡臭污染,當務之急是要解決惡臭污染監測和評價問題。近日,由廣東省環境保護基金會、廣東省環境監測協會主辦的惡臭氣體在線監控技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作為國內領先的惡臭在線監測、實時發布、自動預警系統研發者,北京拓撲智鑫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拓撲智鑫”)總經理郭勇輝表示,一旦污染氣體成分排放擴散到大氣中,再進行治理和消除,必將難上加難,事倍功半,“因此,要對惡臭氣體污染追根溯源,最佳的辦法是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排放。為實現即時監控和及時減排,減少臭氣擾民問題,我們已經借助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平臺,并使用在線監測儀器和軟件分析的方法,建立起了環保監管部門、惡臭氣體排放單位、周邊生活居民‘三位一體’的動態在線監控體系”。
資料顯示,我國大多數地區目前對惡臭氣體污染物的測定,采用的仍然是1993年發布的《三點比較式臭袋法》,臭味強度的監測要依靠人的鼻子來聞。對此,郭勇輝表示,這種方法很難解決相關惡臭氣體監測問題,且由于取樣后立即需要大量的測臭人員,不僅操作性較差,而且做一次實驗的成本太高。“這種方法只能適合于環保專業執法人員抽樣檢測,而對于化工園區惡臭排污的實時信息檢測控制很難操作,因為不能即時、在線連續監測,所以無法形成有效的監測數據庫用于對比分析和指導實際工作。不容易分析溯源,無法追查和確認排污單位,而且操作復雜。”
此前,也有國內用戶考慮借用他山之石完成國內的惡臭監測。上世紀90年代,國外相繼出現了一些研究惡臭監測儀器廠家。但是由于他們產品不符合中國惡臭監測標準要求,功能不全、價格也很高,且軟件操作界面不能與國內用戶的平臺系統及時有效地進行對接調整,售后服務還存在困難,在國內很難應用。
為踐行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近幾年,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拓撲智鑫大量調研,持續投入,致力于對惡臭氣體污染的在線監測、實時發布、自動預警系統進行研發和應用。
據郭勇輝介紹,拓撲智鑫自主研發的TP系列惡臭氣體在線監測系統,是采用物聯網、傳感器先進技術,結合氣象參數,采用矩陣式傳感器分布,結合終端儀器和大量數據分析和測試研制而成,以機器嗅覺、軟件分析等科學方法實現大氣污染在線監測、實時發布和自動預警,替代用鼻子聞的空氣惡臭污染判定方式。同時,上述監測技術能夠對產生的大數據系統進行有效分析并得出規律,還可以按照企業、縣、市、省逐級組成網絡化監控體系,用于指導預防和治理惡臭氣體污染。
目前,上述技術及產品已擁有惡臭監測領域5項發明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和多項其他知識產權,得到國家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與肯定,獲得過北京市、河北省等等多次科技立項支持。
展望未來,郭勇輝表示,惡臭氣體在線監控技術和產品應用之路還很長、任務艱巨:“這些技術和產品旨在實現惡臭污染24小時在線監測,未來,我們將繼續使用先進快速、自動化惡臭在線監控儀器和網絡系統平臺,進行網絡布點式在線監測,使相關部門能夠實時掌握惡臭污染即時狀況,讓環保工作更上一層樓。”
標簽:在線環境監測技術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