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中海油縮減新能源業務 9.6億元拋售風電資產

作者: 2016年07月11日 來源:中華機械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6月29日,一則關于“中核匯海風電投資有限公司40%股權”的轉讓信息出現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上。轉讓方正是中海油旗下的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油新能源公司),掛牌價格約為9.64億元。  中核匯海

  6月29日,一則關于“中核匯海風電投資有限公司40%股權”的轉讓信息出現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上。轉讓方正是中海油旗下的中海油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海油新能源公司),掛牌價格約為9.64億元。

  中核匯海風電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核匯海)成立于2014年1月29日,控股方為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下稱中核匯能),持股60%;剩余股權由中海油新能源公司所有,主營項目為投資、資產管理、技術咨詢等。

  中核匯海的掛牌信息顯示,其2015年度的營業收入為3.94億元,凈利潤約1973.78萬元,資產總計23.24億元。根據北京天健興業資產評估有公司對其的資產評估情況,公司整體估值23.74億元,轉讓標的對應估值約為9.5億元。

  這并不是中海油對新能源業務進行的第一次處理。中核匯海現持有40%的股權,實際上也是之前轉讓風電資產的結果。

  2004年,中海油開始關注新能源,在2006年決定開發進入新能源產業,并將新能源列進了公司的六大業務板塊之一,其中風電業務是布局發展的重點。

  成立于2005年8月的中海油新能源公司,被確定為中海油新能源戰略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其業務范圍包括: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及利用;煤氣化(000968,股吧)、煤制油、煤化工技術開發及利用;地熱能、海底可燃冰等能源開發及利用;與上述能源生產相關技術的開發與利用;節能技術的開發與利用等。

  在確立了發展新能源的目標后,中海油在該領域一度雄心勃勃。從2006年下半年到2010年,中海油批準的新能源投資已逾百億元,涉及風電、動力電池、生物質能等領域。

  中海油新能源公司自成立起,便連年虧損。2011年虧損額達3.1億元,直到2012年,才實現第一次盈利,為993萬元。

  2013年,業內開始傳出中海油收縮新能源業務的消息,此前重點布局的風電業務也停止了新項目的投資。當年年底,中海油開始實施風電資產的轉讓計劃,最終的接盤者正是現在的控股股東中核匯能。

  中核匯能是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于2011年11月注冊成立。作為中核集團八大產業板塊之一,中核匯能專業從事非核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主要經營范圍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潮汐發電、火力發電項目的開發等。

  2014年年初,中核匯能接手了中海油的風電資產,并與其成立了合資公司——中核匯海。中海油對風電還未完全放棄,在新公司中占股40%。

  “跟其他發電企業相比,中海油在風電行業中并不具備優勢。”一位風電從業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況且跟油氣產業相比,風電行業的投資回報長,投資收益率低,中海油剝離風電資產后,應該是為了更好地回歸油氣主業。”

  “近年來,中國風電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深受棄風限電問題困擾,已對風電企業的收益產生嚴重的影響,這或許也是中海油最終選擇放棄風電行業的原因之一。”該人士指出。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風電棄風電量192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26%,同比上升7%。

  除了風電資產,中海油新能源板塊下的其他業務也在收縮。2014年1月,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中海油決策層決定解散中海油新能源公司,除了位于內蒙和山西的煤制氣項目外,其他獨立投資項目都將遭剝離。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中海油新能源公司目前為開業狀態,但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2015年2月,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宣布轉讓海油碧路(南通)生物能源蛋白飼料有限公司(下稱海油碧路)74%股權及3.92億元債權,掛牌價格為1元。海油碧路成立于2006年,2014年虧損1.96億元。

  新能源也已被中海油從六大業務板塊中除名。中海油目前對外發布的業務板塊調整為,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服務、煉化與銷售、天然氣及發電、金融服務。

  今年年初,原中海油新能源公司總經理鄭長波,以中海油總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新能源辦公室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的名義,接受了《中國海洋石油報》的采訪。他表示,中海油新能源業務目前的基本思路是堅持“擇優發展”不動搖,要積極跟蹤國際國內能源發展新趨勢,緊密圍繞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重點探索輕資產運營模式。

  鄭長波還表示,2016年中海油新能源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建立有利于中海油健康發展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新能源統籌協調機制,優化碳資產管理模式,科學指導生物柴油和煤制天然氣業務實現有質量效益的健康發展;重點針對能源互聯網、分布式能源、碳貿易、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平臺建設等領域的商業發展模式進行探索等。


  顯然,中核匯海的風電資產不在中海油的“擇優”范圍內。

(來源:互聯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