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日,北京市海淀區通報,2016年上半年,海淀區PM2.5累計濃度為6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目前,海淀區正在試運行多車道固定式尾氣遙感監測系統,運用遙感技術對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情況實時監測。
今年上半年,海淀區空氣質量繼續保持改善態勢,PM2.5累計濃度為6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為強化機動車尾氣排放管理,海淀區創新監管方式,建設多車道固定式尾氣遙感監測系統,利用高科技手段對機動車尾氣排放進行“全天候”實時監管。該系統安裝于車流量較大的藍靛廠北路主干路,由尾氣遙測設備、車輛信息采集系統、網絡傳輸設備、數據分析與應用平臺及輔助設備等部分組成,在不影響正常交通的情況下,通過紅外遙感監測機動車尾氣排放,對每輛車尾氣檢測時間僅用0.7秒,并實現2條車道全天24小時監測,每天監測車輛3000至5000輛。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有效促進了機動車污染物削減。
系統在顯示屏上提示機動車駕駛員前方有尾氣監測,在車輛通過監測點時能捕捉尾氣排放疑似超標車輛,并在前方顯示屏上提示車主車輛尾氣是否合格。同時,后方監管人員通過網絡能夠實時收到現場尾氣排放監測的數據、圖像等信息,對疑似超標車輛車主再下發通知,并結合機動車尾氣日常年檢管理系統,督促車主對排放不合格車輛進行維修或淘汰,促進機動車減排污染物。
該系統于今年初投入試運行,已累計監測機動車53萬余輛,發現疑似超標車輛1500余輛,已全部下發通知,督促車主進行維修,有效地提升了機動車尾氣排放監管工作效能。海淀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去年底,海淀區完成了3799臺、1.44萬蒸噸燃煤鍋爐的清潔能源改造工作,大幅削減了煙塵、二氧化硫等大氣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基本實現了轄區無燃煤鍋爐。在此基礎上,海淀區聚焦民用散煤治理,確定了2017年全區基本實現“無煤化”的工作目標,今年將集中力量推進四環路內平房區6000戶居民、北部地區19個村1.2萬戶農民的清潔能源改造工作,確保今年內四環路內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此外,海淀區今年上半年淘汰老舊機動車2萬余輛,自2013年以來累計淘汰高排放老舊機動車17萬輛。在深化治污減排方面,海淀區進一步嚴格環境準入。按照全市新增產業禁限目錄的要求,不斷加強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總量控制,近兩年已禁限不符合海淀區功能定位的排污項目500多個。此外,海淀區全力做好非首都功能疏解,上半年已完成金隅天壇家具廠等4家企業制造環節疏解、關停萬家燈火等9家有形市場、清理整治集體土地上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業28家。在環境監管執法上,海淀區對轄區印刷、汽修、鍋爐、餐飲、工地等大氣污染源進行全面排查,今年上半年,海淀區環保部門已立案查處違法排污企業105家,處罰金額達318萬元。針對汽修、印刷、家具等重點行業,通過原料替代和深度減排等方式,削減揮發性有機物排放10%。
(原標題:海淀遙感監測機動車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