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00年德國科學家“赫歇爾”發現太陽光中的紅外線外側所圍繞著一種用肉眼無法看見的光源,它的波長介于8-15um。經過這種光源照射時,會對有機體產生放射、穿透、吸收、共振的效果。它就是“生命光波”—— 屬于遠紅外線。
紅光外側的光線,在光譜中波長自0.75至1000微米的一段被稱為紅外光,又稱紅外線。 紅外線屬于電磁波的范疇,是一種具有制熱作用的電磁波。紅外線的波長范圍很寬,人們將不同波長范圍的紅外線分為近紅外線、中紅外線及遠紅外線。遠紅外線中波長8~15um的生命光波,會讓人感受到如在陽光中的溫暖,同時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的養生功效,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之一。
近年來,人們嘗試去采用紅外線制熱式取暖器。眾所周知,萬物生長靠太陽,而太陽光能讓人感到溫暖主要是靠其中的紅外線。紅外線制熱式取暖器,無異于在室內安裝了一個人造太陽,可以足不出戶,實現24小時全天候曬太陽。使用紅外制熱式取暖器,不僅可產生類似太陽光的效果,還不存在被曬黑的風險,而且能充分利用紅外線的理療功效,達到一機多用的目的。許多專家學者都將紅外制熱式取暖器稱作名副其實的“綠色采暖產品”。
碳材料是常見用來產生生命光波的取暖材料。而在碳材料中比較受到關注的是利用石墨烯產生生命光波制熱。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的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晶體,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種。同時它也是最強韌的材料,斷裂強度比最好的鋼材還要高200倍。它是目前自然界最薄、強度最高的材料。納米材料的石墨烯比之以往的碳材料更為穩定,取暖設備使用壽命更長。將石墨烯代替普通碳纖維去產生遠紅外線,其使用壽命預計將多出五倍以上。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