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選好模型,裝好材料,點擊開始,三分鐘后,一顆獅身人面像外形的奶糖就誕生了。如果想換成皮卡丘的造型,只要導入皮卡丘的3D建模,重復上述動作,當然你也可以用巧克力做原料,打印出來的就是一只巧克力皮卡丘。
在不久前由浙江大學MBA舉辦的“搖滾創業節”上,3D打印展示了其在食品加工領域的魅力。“打印”出來的蝴蝶餅干、小熊蛋糕很快被在場的小朋友們一搶而空,不少人還捧著不忍下嘴。
他們不知道,只需要借助身旁那臺香檳色的機器,自己也能把心愛的卡通形象做成可口的甜點。這臺機器出自于名叫“時印科技”的杭州創業團隊,他們想利用3D打印技術,讓吃這件事變得更有趣也更科學。
今年中秋能吃到3D打印出來的月餅
簡單來說,3D打印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快速成型技術。理論上只要有合適的材料和數字模型,它能“打印”任何東西。
不久前,北京一家高檔西餐廳向李景元的公司訂購了一款3D打印機,想把鵝肝做成不同的造型,給開胃菜增加點亮色。既要保證最終造型好看,又不能太影響口感,時印科技一方面要控制打印的精度、溫度和速度,一方面也要對原材料進行再加工。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