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周二(7月5日)亞洲早盤大幅下跌逾1%,布蘭特原油再度回落至每桶50美元以下,因全球經濟的疑慮給石油需求及價格前景蒙上陰影。美國市場周一因獨立日假日而休市,所以全日交投清淡。
周二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1.17%,報每桶49.75美元;美國原油期貨下跌1.2%,報每桶48.39美元。
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能源部長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同意,全球油市正走向平衡,油價反映出這一趨勢。
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稱,有跡象顯示油價可能很快會再次下跌,因汽油需求停滯不前,加拿大和尼日利亞在生產中斷后供應恢復。
尼日利亞國家石油公司上周稱,維修后產量正在回升,此前遭受尼日爾三角洲組織襲擊產量跌至30年低位。
另外,因煉廠利潤下滑導致開工率下降,石油需求也可能會承壓。目前亞洲煉廠已進入季節性維護期,價格也將因此受到抑制。
巴克萊銀行(Barclays)發布報告稱,“全球經濟前景惡化、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及其對關鍵地區石油需求增長的波及效應,可能會加劇早已低迷的工業需求趨勢,”
摩根大通也在其最新油市展望中說,“宏觀經濟風險可能會拖累油價”,但該行也稱,油價在今年和明年期間仍可能會上漲,因庫存在減少,且政治風險和達到飽和狀態的油田將令市場供應收緊。
摩根大通表示,預計布倫特和美國原油(WTI)今年均價分別為每桶47.30和46.66美元,較上次預期提高2美元;明年均價都為每桶56.75美元,較上次預期提高1.75美元。
多艘載有汽油的油輪在紐約港拋錨,但不能卸貨,因陸地油罐已滿,這再度表明成品油供應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