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空中機器人的無人機對地面進行實時監測,拓寬環境執法覆蓋面,達到環境監管無死角。無人機越來越成為環境監察人員的“千里眼”,為環境監測領域節省行政執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一聲令下,一架待命的八旋翼無人機升空了,在遙控操作下,迅速往幾百米外的村莊上空飛去。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有人在玩遙控飛機模型,殊不知多名環境監察人員正在忙碌操作著的這架無人機是環境執法的新“利器”。在傳統制造業以機器換人推動轉型升級的同時,中原區環保局也在環境保護與生態監察等領域探索無人機應用,在全市率先引進了環境監察無人機。正式將“無人機”引入環境監管工作當中,以期進一步加強治污減霾、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力度,更好地保護生活發展環境。
無人機被譽為“空中機器人”,是一種以無線電遙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為主的不載人飛機,能夠搭載高分辨率數碼相機以及多種遙感傳感器。無人機起飛降落受場地限制較小,升空準備時間短、操作簡單、方便攜帶,搭載高清晰攝像頭,視野廣闊,特別適合獲取公路、河流、水庫、林地、隱秘點位等開展高空環境執法攝像。無人機可在高空監控2000米范圍內污染源,實時傳輸監控圖像至地面監視器。從更廣闊的視角捕捉環境違法行為,彌補執法人員無法達到區域的執法取證工作,可先于執法人員到達企業上空完成違法排污取證工作,且不易發現,讓偷排、違法排污行為無處可躲,進一步提高了環境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拓寬環境執法覆蓋面,達到環境監管無死角,執法效率大大提高??此撇黄鹧鄣臒o人機,越來越成為環境監察人員的“千里眼”。
比如此次中原區環保局開展的行動,就是環保監察人員對轄區內的畜禽養殖戶進行摸底排查,以前傳統的執法方式是多名監察人員在目標區域徒步一處處的緩慢排查,工作效率較低,這是因為畜禽養殖場往往建在農村非常偏僻的莊稼地、林地等處,不易發現。而現在,環境監察人員通過無人機的助力,可按照擬定的網格區域,高空逐一進行搜索,地面人員通過監視器快速甄別,若發現疑似畜禽養殖場地,監察人員可迅速直達目標,進一步進行地面核查,來鎖定違法違規證據,然后依法依規進行處罰并督促整改。
傳統現場監察方式外的這種創新監察手段,大大節約了行政執法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豐富了執法取證手段,有效彌補人力在環境監察工作中的不足,有力的震懾了違法排污行為。
標簽:無人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