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烴是化學工業的重要根基,廣泛用于三大合成材料以及醫藥、國防、農藥、建材等領域。對二甲苯是用量最大的芳烴品種之一,如果沒有對二甲苯,中國的穿衣難問題就還將繼續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現在約65%的紡織原料、80%的飲料包裝瓶都來自于芳烴中的對二甲苯。
由于缺乏核心關鍵技術,芳烴一直是我國石化產業鏈上的短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后,對各種石化原料的需求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短板的問題日趨明顯。
近15年來,我國對二甲苯消費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0%。以2014年的數據為例,當年我國消費對二甲苯約2000萬噸,由對二甲苯生產的化學纖維可以替代約2.3億畝土地產出的棉花。
由于缺乏核心關鍵技術,中國曾需要大量進口對二甲苯,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即便是在國內引進一些國外技術,建設了一些生產裝置以后,大量的對二甲苯依然需要從日本、韓國等地進口,進口量一度超過市場總需求量的一半以上。
這個問題曾長期困擾我國石化行業,在經過將近40年的努力后,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芳烴技術的國家。
目前,中國芳烴技術已經實現五大創新,包括首創原料精制綠色新工藝、首創芳烴高效轉化與分離新型分子篩材料,集成創新控制方法實現智能控制,首創芳烴聯合裝置深度集成新工藝,創新設計方法與制造工藝實現了關鍵裝備的“中國創造”。顯著提高了產品分離和芳烴資源利用效率,大幅節能降耗、減少固廢排放。
據了解,中國石化的這套芳烴技術已經在中國石化海南煉化60萬噸/年裝置上得到應用,不僅為企業節省了資金,也證明了其安全可靠性。
中國石化海南煉化副總經理蔡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2013年12月該廠的這套裝置建成投產后,至今已運行兩年零五個月,加工原料379萬噸,生產160萬噸產品,所有產品質量均優于國家標準,能源消耗比傳統的芳烴技術能耗降低28%,能降低企業運行成本。
蔡智介紹,海南煉化的芳烴裝置建成后,海南遭遇了歷史上最強的臺風,但臺風對企業裝置沒有影響。2014年9月,海南全省電網停電,裝置停止運行后很快恢復運行。
記者了解到,中國石化的成套芳烴技術,獲得40多項國內外的專利,與傳統的芳烴技術相比,固體廢物的排放量減少98%,重芳烴轉化能力提高70%到80%,資源利用率提高5%,分離效率提高10%。
2016年1月8日,在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石化的“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目前我國專業領域的科研資源很多都集中在一些大型企業中,比如擁有相對強大科研隊伍和技術儲備的大型國有企業。在新一輪的科技創新浪潮中,具備先天優勢的國有企業,將會充當領頭人的角色,一方面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特別是對一些長期受制于人,又對國計民生能夠產生立竿見影影響的核心技術。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成果轉化的力度,將研發和生產結合起來,必將能充分發揮科技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