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出爐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中國成為“雙冠王”,不僅上榜總數最多,使用中國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是美國同類超級計算機的5倍。國人為此感到驕傲,美國人則感到壓力。但同時也有聲音認為,這只是中國科技創新的單點突破,其現實意義不大。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
這些年來,中國在各個領域的科技成果層出不窮,如高鐵、通信技術、計算機等等,但如果談起中國總體的科技實力,國人就顯得不那么自信了。這種單點突破式的科技創新會最終讓中國科技創新力全面爆發嗎?筆者對此有信心。
首先,當今的科技創新,早已超越了少數智者單兵作戰發明創造的那個時代,任何一項技術創新,都是整合社會整體經濟、技術水平發展的結果,以超算這樣大型的計算機為例,它遠不是更多CPU的集合。要形成強大的計算能力,它要把計算機集成技術、網格技術運用到其中,形成多任務并行,這不但是硬件的提升,也要在軟件和系統上形成大量的技術突破,才能讓這個龐大的體系正常運作。甚至僅僅是散熱這一個問題,也需要多種技術來解決。
其次,科技創新的發展,也是人才、經濟水平和研發能力積累形成的綜合能力,不可能某一領域很強大,其他領域都很弱,如果存在明顯的“短板”,可能連單點突破都會很困難。中國在超算領域的領先是近幾年的事,這也是中國在經濟、技術積累到一定階段的結果。隨著超算技術在實踐層面的普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都將有顯著突破。
最近幾年,中國的高鐵崛起,通信設備成為全球第一,手機制造世界十大企業中國企業占據7席,航天技術有了驚人突破,這些多點突破將會帶動周邊技術和相關領域的發展,也說明了我國全面創新能力和綜合實力的提升。
經過了幾十年改革開放,我們正在享受穩定發展的紅利。中國在技術創新領域,已經到了全面爆發的始點。超算能力是一個標志,這意味著中國需要大量計算機能力的領域,有了超算能力的保證;同時這意味著中國在芯片設計、新材料、通信技術、智能互聯網技術、智能感應技術等眾多領域形成了積累,相信在未來的5年,中國的科技創新會有更多多點突破,形成創新的全面爆發。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