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國內首次海上試驗深海揚礦泵管系統獲成功

作者: 2016年07月01日 來源:中華機械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由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所屬長沙礦冶研究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深海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采掘與輸運關鍵技術及裝備”,于2016年6月16日到20日在中國南海某海域成功進行了“深海揚礦泵管輸送系統”海上試驗,順

  近日,由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所屬長沙礦冶研究院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深海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采掘與輸運關鍵技術及裝備”,于2016年6月16日到20日在中國南海某海域成功進行了“深海揚礦泵管輸送系統”海上試驗,順利通過國家863計劃項目海試驗收專家組驗收。這是我國首次開展深海采礦單體工程技術的海試,標志著我國深海礦物輸送技術從此躋身世界一流。據了解,目前全球只有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成功進行過此類實驗。

  本次海試由長沙礦冶研究院負責,參與單位包括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海試船舶“長和海洋”號由泰和海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海試系統包括揚礦泵管布放回收子系統和礦物泵管輸送子系統,全部由上述單位自行研發設計,具有完整的知識產權。本次海試突破了風浪流條件下的安全布放技術,保證了水下設備的安全,實現了海洋復雜海況下管道與泵的安全高效布放回收;突破了懸掛條件下的多級離心泵輸送技術,保證了粗顆粒的暢通與管道受力的穩定性,實現了粗顆粒、高濃度的模擬多金屬結核的長距離大流量下的穩定輸送。

  本次海試管道布放水深304米,管道總長638米,輸送礦漿體積流量500m3/h,結核輸送量50t/h,完成了國家863課題任務書規定的指標,一舉突破了我國深海采礦系統研究多年來尚未解決的關鍵技術。

  中國是資源消耗大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資源作為保障,鐵、錳、銅、鉛、鋅、鎳、鈷等資源對外的依賴程度逐年攀升,有的已經高達90%,資源安全將是中國邁向強國的制約。

  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認為有商業開發前景價值的礦產資源主要包括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多金屬硫化物等,是未來人類開發利用有價金屬(銅、錳、鎳、鈷、稀有金屬等)的重要原來來源。在陸地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海洋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接替資源,從長遠來看,開發深海礦產資源是人類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但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學科,是海洋資源開發技術的最前沿,也標志著一個國家開發海洋資源的綜合能力和技術水平。深海底的巨大水壓力、海水中電磁波傳播的嚴重衰減、深海的風浪流復雜流場等,使深海礦產資源開發面臨極為嚴峻惡劣的超常極端環境。目前全球海洋礦產資源尚未實現商業開采,無成熟開發模式可以借鑒。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2016年2月2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法》(簡稱《深海法》),并宣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我國踏上了進一步規范深海海底區域資源勘探、開發活動的新征程。

  到目前為止,目前中國已經擁有四塊國際海底礦區,國際社會對中國深海礦產資源的開發寄予厚望,相關技術開發和儲備是刻不容緩的義務和責任。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是國家金屬礦產資源安全的保障者,也是國家海洋戰略的積極踐行者,是中國首個國際海底礦區的企業承包者。本次海試成功標志著中國深海采礦技術由湖試轉入海試,是一次里程碑事件。中國五礦長沙礦冶研究院的海洋采礦技術由實驗室轉向海洋的工程實踐吹響了深海采礦的號角,縮小了中國與美國在深海多金屬結核采礦技術方面的差距,隨著水面技術、揚礦技術、采集技術、導航定位技術的逐一解決,中國將有能力在深海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為謀求國家金屬礦產資源的安全作出巨大的貢獻。

(來源:機經網)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