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是針對智能電網用電信息系統的“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總體管理要求。而對“全”字的理解,不僅僅是對重要區域的用戶數據的采集,更重要的是對全網全終端設備的穩定在線,實現長時間的用戶數據的穩定抄讀,能夠隨時針對主站的召測進行響應,能夠持續主動的上報既定時間。
目前,我國廣泛使用的是無線GPRS公網方式、電力光纖、230M無線等多種通信方式,此種常規通信方式能保證城市區域、大部分城鎮和農村地帶的數據抄通率滿足全覆蓋要求。但對于樓宇地下室和廣大山區、丘壑、草原等人口分布稀少的區域,由于公網信號覆蓋度不到或者信號穩定度不夠等原因,用戶信息抄通率只能實現較低水平,無法解決用戶信息“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通信問題。
科大智能多年致力于通信系統領域的研發與生產,科大智能北斗衛星通信、中壓載波通信雙系統,均可為以上無法“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區域解決相關通信問題。
北斗衛星通信系統是由5顆GEO衛星(靜止軌道衛星)和多顆Non-GEO衛星組成,目前已實現亞太地區信號覆蓋,未來將覆蓋全球。
作為未來主要導航定位通信系統之一,北斗衛星系統具有穩定性強、無盲區、通信能力強、安全加密性好的性能優勢。解決用戶信息“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通信問題。
科大智能北斗短報文通信系統應用在電力用戶集抄通信系統中,在四川省、重慶市、浙江省、河北省、青海省等國內眾多地市均有成功應用案例。
【重慶】
中國典型的山城,眾多區域無線信號不能覆蓋,大量用戶眾多處于“失聯”狀態,目前已部署超過100臺北斗衛星通信系統已解決大量山區集中器數據通道問題;
【四川】
四川 “三州一市”(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雅安市)處于川西北地帶,山區內存在840座小水電站,其中322座水電站信息不能通過無線公網上傳,采用北斗通信系統以解決通信通道問題。
中壓電力線通信系統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是集中器與采集主站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解決了無公網信號或者公網信號不夠穩定的集中器數據上傳問題。
科大智能全雙工中壓電力線載波通信系統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應用具有以線路傳輸距離遠、組網能力強、系統兼容新能力強的特點。
采用中壓電力線載波通信作為用電信息采集上行通信的重要補充通信方式,在國內已有眾多區域在規模化推廣:
【山西】
臨汾市無信號臺區通信方案,完成1臺主載波與1臺從載波系統的部署工作,解決1個臺區集中器數據不能上傳的問題。
【湖南】
解決集抄“全覆蓋”的重要試點工程——長沙市附近某山坳集中器數據不能上傳的問題,利用1臺主載波與1臺從載波系統完成通信部署工作。
【新疆】
喀什用電信息集抄項目部署區域偏遠,載波系統解決了廣大山區的集中器數據無公網信號而不能上傳的問題。其中,中壓載波通信距離最遠長達22KM。
科大智能通信產品在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典型項目中均有過豐富的實施經驗。科大智能將持續以領先的技術水平,服務萬千電網用戶。以“引領智能科技,開創智慧未來”作為經營理念,為智能電網提供讓客戶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來源:機經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