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6月28日消息浙江臺州檢驗檢疫局近日抽查一批馬口鐵瓶蓋,產品擬用作竹筍、金針菇和榨菜等油性食物包裝,食品將銷往日本。經抽樣檢測,瓶蓋上PVC(聚氯乙烯)密封襯墊的蒸發殘渣(正己烷)1920mg/L,遠超過日本食品法規要求的150 mg/L的限值。臺州檢驗檢疫局依法開具了不合格通知單,責令企業不準出口。據了解,這也是臺州口岸首次檢出PVC食品包裝衛生安全項目不合格。
PVC彈性材料具有較強的耐酸堿性、良好的壓縮性和回彈性、與金屬瓶蓋有較好的附著力,是玻璃食品容器較理想的密封材料,在玻璃食品罐頭行業被廣泛使用。但由于PVC自身獨特的性能,必須加入一系列添加劑才可應用,典型的配方包括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填料和顏料等,與油性模擬物的接觸中容易遷移出過量的化學物質,所以在使用PVC彈性材料制備油性食品包裝時,往往需要采用特殊的添加劑配方。
正己烷蒸發殘渣是模擬食物中油性物質與包裝接觸后溶出的物質,數值越高,表示溶出物越多,造成的健康風險越大,除日本以外,歐盟、美國、中國等都有相應衛生法規對其進行嚴格限制。針對潛在的風險,浙江臺州檢驗檢疫局提醒相關企業在制備接觸油性食品的PVC包裝時,應選擇適宜的添加劑配方,以控制化學物質遷移量;同時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塑料包裝時辨識材質種類,如果是用于直接盛裝油性食品,盡量避免購買PVC或標注不詳的塑料制品,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