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包裝網訊】“十三五”期間,圍繞我國食品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對技術及裝備的戰略需求,瞄準國際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技術升級。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加強信息化與智能化的融合,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淘汰落后技術、產品及產能,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以市場為導向,以行業及企業的需求為目標,建立綠色、智能、安全、服務的產品生產新體系。企業經營模式從以數量增長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產品開發模式從以跟蹤模仿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轉變,從以注重單項技術突破向注重技術集成轉變,從單機生產向成套裝備制造轉變。實現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重要技術裝備和標準化等工作的重點突破。加強本領域一流創新專業人才的培養,建立一流水平的創新團隊。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說到底,大多數的行業與國內經濟情況總是息息相關,包裝行業也不例外。
從2013到2014再到2020
中國包裝產業2013年經濟總量已達1400億元,中國包裝產業增長潛力大,吸納就業能力強,產業關聯度高,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包裝行業把產業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發揮企業自主創新地位,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推動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產業向高科技、高附加發展,促進產業有序的自由流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中國制造的產品成本不到美國產品的一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低廉的價格是中國包裝機械進入美國市場最好的敲門磚。科學的發展表示機械設備要不停的更新和提高,中國的包裝機械行業要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全球化銷售體系。
如今,包裝材料不斷推陳出新,除傳統的紙塑、玻璃、金屬包裝外,人們已經開始探索使用新型原料制成包裝,植物原料開始走入市場。隨著越來越多的包裝材料的發現和應用,未來國內包裝材料種類將會更加豐富。
預估到2020年,我國包裝工業將建成一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才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產業。包裝工業發展潛力巨大,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朝陽產業。
看趨勢:九大趨勢性變化定位新常態
認識形勢、研判走勢是做好明年各項經濟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會議認為,當前我國在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出口和國際收支、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以及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趨勢性變化。
點評:九大趨勢性變化定位新常態表明:包括包裝行業在內的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