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斥資10782.67萬元的預算,對《中國科學院2016年儀器設備部門集中采購項目(第一批)》進行公開招標。本次招標共28包,有22個研究院參與。
在采購文件中可以發現,該標書將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鼓勵采購節能環保產品為重要采購依據。作為實驗室常用的光學儀器——顯微鏡,也在此次的招標隊列中。
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通常將顯微鏡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在中科院本次的采購項目中主要以采購電子顯微鏡為主。
與光學顯微鏡不同,電子顯微鏡用電子束代替了可見光,用電磁透鏡代替了光學透鏡并使用熒光屏將肉眼不可見電子束成像。電子顯微鏡由于放大倍數高,在材料科學特別納米科學技術上的地位尤其重要。
日前,我國學者借助電子顯微鏡在皮米尺度精確測量表面結構上取得重要進展。在此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表征手段來研究這些絕緣復雜氧化物的表面物性,人們對鐵電材料的表面原子結構知之甚少。而通過電子顯微鏡的輔助,觀察復雜氧化物的表面物性實現了可能。在北京科儀展上,元中銳科攜旗下精品顯微鏡參展。國產顯微鏡技術的崛起助力我國在實驗科學的領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隨著信息時代高速發展,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合為傳統制造業帶來了新的血液。依托工業物聯網技術,將推動實驗儀器走向全程自動化、透明化的道路。顯微鏡行業也將打破傳統,推陳出新,以智能化的技術優勢帶領國產儀器進軍工業4.0時代。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