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石墨烯發展初見規模 產業前景千億可期

作者: 2016年06月29日 來源:化工儀器在線 瀏覽量:
字號:T | T
近日,韓國研究團隊研發出能快速充放電且運用1萬次以上也不會出現容量損失的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據介紹,石墨烯作為上述材料的重要“成員”,能助力電池快速充電。比如一塊采用了上述材料的鋰電池,充電2

   近日,韓國研究團隊研發出能快速充放電且運用1萬次以上也不會出現容量損失的鋰離子電池陰極材料。據介紹,石墨烯作為上述材料的重要“成員”,能助力電池快速充電。比如一塊采用了上述材料的鋰電池,充電20秒,即可達到智能手機的電池容量,效率可謂驚人。
  
 這是神奇材料石墨烯取代原有材料發揮高效性能的典型案例。基于石墨烯的超強替代性能,各國都在不遺余力推動石墨烯產業化發展,我國也不例外。同時,受多種因素干擾,石墨烯產業發展前景值得期待,但其產業化難度極高,亟待改善。
  
  政策利好 國內石墨烯發展初見規模
  
  近年,我國政策頻繁利好石墨烯領域。
  
  2012年工信部發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首次明確提出支持石墨烯新材料發展;
  
  2014年11月,我國發布的《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工程》提出到2016年實現石墨烯的批量穩定生產和規模化應用;
  
  2015年,《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等發布,對石墨烯產業化提出了發展目標與具體要求;
  
  2016年恰逢“十三五”開局之年,業界預測石墨烯進入《新材料產業“十三五”重點產品目錄》應無懸念。
  
  受益于政策紅包,我國石墨烯發展初見成效,主要體現在技術和產業規模上。
  
  技術研究方面,2011年,國內與石墨烯有關的論文為278篇,2012年為494篇,2013年為718篇,2014年上升至914篇,2015年為1239篇;技術專利上。目前我國在國際上已經申請2200多項石墨烯專利技術,約為全球石墨烯專利技術的三分之一。  

  產業規模上,我國形成了以江蘇省(常州、無錫、南京等地)為中心,寧波、青島、重慶、德陽、河北、北京等地活躍分散發展的格局。產業鏈中,下游公司居多。目前,我國石墨烯產業已經有超過50家的制備及相關應用開發企業,目前市場競爭也主要集中在石墨烯規模化制備技術以及與下游商業化應用對接兩方面。
  
  產業化困境:工藝水平與利潤作祟
  
  目前,全球范圍內還沒有一家企業實現真正石墨烯及其衍生品的產業化,國內企業中除了兩家企業實現了應用于LED行業的石墨烯產品的小規模生產外,其余研究機構及企業均只能小批量生產,產品也主要用于研究機構的研究。
  
  國內石墨烯產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工藝水平不高、企業難以獲利是阻礙石墨烯產業化發展的兩大因素。
  
  工藝上來看,如何批量化地制備大面積、穩定性好、高質量的石墨烯是難點之一,目前整個行業仍處于產品研發階段,只有少數企業能夠大規模制備高質量石墨烯,行業層面的不良率影響了下游的應用推廣。
  
  利潤方面,石墨烯獲取成本仍舊高企,而應用市場尚未完全打開,這使得石墨烯公司難以穩定獲取利潤,自然規模不顯(見下圖)。未來這些企業需要整合好上下游產業鏈,降低成本并提高銷售。
  
  國內石墨烯相關企業獲利困難(單位:百萬)  

  三招發力 石墨烯產業千億元規模可期
  
  根據《《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的要求,2020年石墨烯需要形成百億產業規模,2025年整體產業規模突破千億,為實現這一發展目標,我國石墨烯產業應該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其一,提高技術,讓石墨烯材料能夠應用在更多的下游產品和領域中。未來,石墨烯器件有望替代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器件,在納米電子器件,光電化學電池、超輕型飛機材料等研究領域得到應用。
  
  其二,主攻消費類電子產品。石墨烯制備水平和應用技術水平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以目前的發展水平看,電子元件領域的應用對石墨烯的質量和技術要求最高,也最難以實現,我們預計其應用在10年左右;石墨烯在消費電子類的應用主要需克服制備技術的難關,這也是目前石墨烯研究中最熱點的方向。
  
  其三,積極與國外機構合作,或并購海外優秀的石墨烯公司,這將是我國石墨烯產業提高技術,擴大規模的“捷徑”。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