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發表在JAMA Neurology(美國醫學會雜志神經學)上的一項由美國奧蘭多醫學中心、弗吉尼亞聯邦大學和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完成的前瞻性隊列研究顯示:患者頭部受傷后,可以通過血液檢測確定是否為腦震蕩,該發現或有助于頭部損傷兒童不用再接受輻射掃描檢測。
在試驗研究中,科學家歷經3年多時間,對584名來自奧蘭多地區醫療中心平均年齡40歲的參與者進行篩查,發現有55.7%參與者輕度到中度創傷性腦損傷,44.3%參與者無腦外傷性創傷。格拉斯哥昏迷量表9到15分,受傷后4小時內意識喪失,失憶或昏迷?;颊呤軅蠓謩e在4,8,12,16,20,24,36,48,60,72,84,96,108,120,132,144,156,168,和180小時從患者體內取樣,并進行血液檢測,分析GFAP(膠質細胞原纖維酸性蛋白)和UCH-L1(泛素C端水解酶L1)的含量,這兩種蛋白與輕度及中度腦外傷相關。大多數參與者進行CT掃描以確定腦損傷的部位、范圍和類型。
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是一種Ⅲ型中間絲狀蛋白,以單體形式存在,主要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的星形膠質細胞,參與細胞骨架的構成并維持其張力強度。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又叫蛋白基因產物9.5(PGP9.5),屬于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家族,參與泛素介導的蛋白質降解途徑,其主要作用是當泛素化的底物附著到蛋白酶體后,UCH-L1水解泛素和底物蛋白質間的鏈,然后底物進入蛋白酶體被降解,而多聚泛素被切割為單體重新參與泛素蛋白酶體的循環,具有泛素連接酶活性及泛素水解酶活性。早期關于UCH-L1的研究集中于它對神經組織以及性別發育的作用,尤其在帕金森病的研究中較多。
為此,研究者在此項研究中將GFAP和UCH-L1作為生物標志物,檢測結果發現,21.6%的腦外傷患者血液樣本中沒有檢測到GFAP,對照組是56.6%。11.7%腦外傷患者血液樣本中沒有檢測到UCH-L1,對照組是15.8%。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LindaPapa表示:這項研究可能最終改變我們診斷腦震蕩的方式,不僅可用于兒童,還可用于腦部受傷的患者”。試驗最后的結果指出:GFAP在患者受傷后7天內含量穩定,UCH-L1在損傷早期含量最高。研究表明,頭部受傷后患者血液中都會出現這兩種蛋白質,UCH-L1在損傷早期水平較高,而GFAP在受傷后長達一周時間內水平較穩定。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