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以脫歐得票51.9%的微弱優勢勝出。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宣布后,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英鎊兌美元匯率創下1985年以來新低,日本東京股票指數一度跌幅超過8%,黃金價格大幅上漲至每盎司1358美元的水平。歐洲股市重挫,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3.15%,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分別大幅下跌6.82%、8.04%。雖然英國“脫歐”可能會增加全球經濟金融不確定性,但全球金融市場反應明顯超調。未來隨著英國“脫歐”風險逐步釋放,金融市場預期將逐步修復至相對穩定狀態。
上證指數 2882.61 -0.45%
英國公投結果
打破風險配置弱平衡
在6月24日英國正式“脫歐”公投之前,金融市場伴隨著民意調查結果和反對“脫歐”女議員被殺事件出現劇烈波動。特別是在公投前夕的6月23日,民意調查顯示“留歐”支持率微弱領先,英鎊兌美元匯率達到1.4840,創下半年以來新高。而6月24日隨著英國“脫歐”公投各選區結果逐步公告,英鎊兌美元匯率一度下挫10%,創下31年以來的新低,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股票市場指數大幅下跌,金融市場避險情緒集聚態勢超過預期。
雖然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已經出爐,但從公投“退歐”到實際退出歐盟,整個過程需要持續數年時間。除了英國和歐盟就現有條款細節重新協商,還涉及各利益相關方的博弈。即便是全部過程都很順利,期間民意反彈和國內立法機構將談判結果確認為法律還是存在很多變數。據報道,在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告后,就有超過百萬人呼吁“二次公投”。就算是英國最終實際退出歐盟,英國與歐盟的自由貿易也會以新的形式出現。畢竟排除與英國自由貿易的做法,也不符合歐盟自身的經濟利益。
全球金融市場之所以出現自美國雷曼兄弟破產事件以來最大幅度的動蕩,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國“脫歐”公投結果超出了金融市場預期,打破了此前全球金融市場風險配置的弱平衡。原本以為是場“鬧劇”的公投,最后以意外的結果而結束,導致金融市場避險情緒急劇上升,相關投資倉位采取緊急風險控制措施又加速了市場避險情緒集聚放大,進而出現了超調反應。
市場過度反應
可能會逐步修正
金融市場避險情緒濃郁根本原因在于流動性過剩。
從英國經濟金融基本面分析,英國經濟表現領先于歐盟,當前金融市場預期英國“脫歐”可能引發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可能是基于模型所能預測的最壞結果,不太可能真實發生。英國經濟基本面仍處于全球領先水平,長期增長動力受益于教育科技的優勢在短期內不會有根本性變化,倫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既是歷史形成也不會輕易撼動。隨著金融市場對英國“脫歐”事件的重新審視,此前過度反應有可能會逐步修正。但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后全球金融市場“冰火兩重天”的表現,應該說與全球流動性過度集聚不無關系。
受制于各國政府有限的財政預算,財政政策空間狹小,且結構性改革陣痛影響到選舉結果讓執政黨不敢輕易推出,貨幣刺激政策逐漸成為經濟治理的政策重心。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主要發達經濟體采取了史無前例的寬松貨幣政策措施,導致全球流動性過度泛濫。在持續貨幣刺激經濟增長同時,部分國家還采取了負利率政策,進一步營造全球金融市場低利率環境。中國端午節前后,德國10年期國債(歐元區基準)收益率一度降至0.01%的低位,10年期日債收益率-0.17%,在民調公布英國退歐派創最大領先幅度后,10年期英債收益率跌至1.22%。在極度寬松和接近于零的利率環境下,導致風險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在美國加息前,2015年7月,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較2009年3月大約上漲了180%,日經225指數大約上漲了180%,德國DAX指數大約上漲了200%。英國房價也得到市場追捧。2016年4月份,英國房價同比上漲8.2%。
(來源:互聯網)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