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共同社消息,東京工業大學與京都大學的研究小組21日發布消息稱,已研發出不使用高價稀有元素的紅色發光半導體。據悉,今后有望利用地球上蘊藏量豐富的氮制成的氮化物,以低廉的成本運用于紅色發光二極管(LED)與太陽能電池。
研究小組就半導體候補物質將含鋅氮化物設定為瞄準對象,列出了583個種類名單,通過超級計算機預測結晶結構與穩定性等,從中篩選出21種。
研究人員在其中選出一個適合用于紅色LED的物質,在1200度、約5萬氣壓的條件下合成。該物質在光照下發出預期中的紅光,被發現有望成為紅色LED的材料。
使用低價氮化物的LED已成功實現藍色與綠色,但紅色始終未得到實際運用,存在必須使用稀有元素及難廢棄原材料的問題。
東京工業大學計算材料科學教授大場史康表示:“該物質僅需鈣、鋅和氮等蘊藏量豐富的元素即可制成。今后想研究更為簡單的合成方式,推動實際運用。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