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合肥研究院在鋰離子電池納米電極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作者: 2016年06月22日 來源: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劉錦淮、黃行九課題組的劉金云等在研制納米電極及其在能源存儲器件電化學性能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研制了高體積容量的三維納米復合電極,提出并論證了新的電極容量衰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劉錦淮、黃行九課題組的劉金云等在研制納米電極及其在能源存儲器件電化學性能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研制了高體積容量的三維納米復合電極,提出并論證了新的電極容量衰減機理,復合結構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等。研究成果發表在相關領域國際期刊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Small等。

  作為一種重要能量存儲器件,鋰離子電池因其高能量轉化效率、低自放電率、寬工作溫度范圍、無記憶效應等優點,目前在可充電電池領域占主導地位,針對鋰離子電池電極及其電化學特性的研究也一直是世界各國極為重視的重要領域。隨著當今電子科技發展對容量高、循環穩定、重量輕、體積小的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需求越發迫切(比如電動汽車、無人機等),發展高容量(包括質量容量和體積容量)電極并深入研究其電化學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納米電極具有活性高、離子擴散和電子傳輸路徑短等特點。研究人員從最本質的納米電極容量衰減原理入手,探索導致容量衰減的根本原因,進而針對性地設計高容量循環穩定的納米電極,以及發展相應的普適性納米電極制備技術。例如,設計的硅/碳三維納米管陣列電極,電化學活性材料硅的內外表面均被碳包裹保護(見圖1),可以有效減小充放電循環過程中固體電解質界面層對電化學穩定性的影響。通過原位掃描電鏡技術,清晰觀測了復合納米管在嵌鋰/脫鋰過程中的體積與結構動態變化(見圖2)。進一步建立理論模型,提出并論證了一種電極納米結構疲勞引起容量衰減的新原理。

  此外,基于普適性的三維納米結構電極制備技術,研制出一種無框架結構三維納米復合電極并研究其能量存儲應用性能(見圖3),發現充放電循環200次后,仍然具有高的全電極體積容量(~1000 mAh cm-3),遠遠大于目前商用石墨電極的體積容量(~550 mAh cm-3),為發展應用于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微型電池打下了電極材料基礎。研究成果基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合作平臺。隨著研究的深入,高性能納米結構電極的研制及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電化學特性研究有望取得進一步突破。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