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表面結冰/霜是常見的自然現象,經常給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帶來諸多不便,甚至會釀成災難性事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綠色印刷院重點實驗室王健君課題組研究人員長期致力于防冰材料研究,在三類防冰表面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進展:(1)對冷凝水超低黏附無冰可結表面(Chem. Commun. 2013, 49, 4516-4518;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4265-4269;(2)超低冰黏附表面(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4, 6, 6998–7003;Small 2014, 10, 4693–4699);(3)過冷水成核變冰可調生物表面(Adv. Mater. 2016, DOI: 10.1002/adma.201600496)。
材料表面離子對過冷水異相成核變冰的影響是諸多實際應用領域中的核心問題,例如碘化銀晶體在人工降雨/降雪中的作用機制、器官的低溫冷凍保存過程中離子的跨膜行為對過冷水成核變冰的影響、各種離子對冰川形成和消融的作用以及大氣中荷電分子和氣溶膠表面離子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等。
最近他們與北京大學科研人員合作,利用聚電解質刷表面具有可置換的抗衡離子的特性,研究了材料表面的離子對過冷水成核變冰的影響。他們首次發現了離子特異性對過冷水成核變冰的作用,即過冷水成核變冰的Hofmeister效應。通過改變聚電解質刷表面抗衡離子的種類和濃度,過冷水成核變冰的溫度窗口可達7.8 oC。分子動力學模擬分析發現,聚電解質表面的抗衡離子通過控制界面水的動力學行為和靜態結構,實現對過冷水成核變冰的調控。該發現對離子參與的過冷水成核變冰行為提供了理論指導,并拓展了低冰黏附防冰表面材料的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的子刊《科學進展》上(Tuning ice nucleation with counterions on polyelectrolyte brush surfaces, Science Advances 2016, 2,e1600345)。
圖1 過冷水在具有不同抗衡離子的聚電解質刷表面的成核變冰行為
圖2 聚電解質刷表面過冷水成核變冰行為的Hofmeister效應
標簽:
相關資訊